淞沪会战名将谢晋元 被刺流血至黄昏而死(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随着孤岛形势的不断恶化,敌伪对谢晋元的威胁利诱也日甚一日。日军曾扬言不惜一切代价要把他劫持到手,而汪伪也以高官厚禄为诱饵,妄图促其就范。但是这些都是枉费心机。谢团长在1939年8月11日悬旗冲突一周年纪念日那天,领导全体官兵举行精神升旗典礼后,即席讲话说:“吾人应以个人生命贡献于国家民族,只有国家民族之自由而无个人自由;只有国家民族之生命而无个人之生命。一年前为悬挂国旗,吾同志死难四人,流血一百多人,大家必须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永记勿忘。”接着他预立遗嘱,并函父母,重申他誓死报国之决心。信中有云:“上海形势恶化,租界自身难保,而敌人对男之企图,势在必得。大丈夫光明而生,亦必光明磊落而死,男对死生之义,求仁得仁,泰山鸿毛之旨,熟虑之矣。人生必有一死,此时此地而死,实人生之快事也。”视死如归的凛然精神,溢于言表。

1941年4月24日清晨五时,谢晋元如往常一样率士兵们早操。此时,已被汪伪收买的郝鼎诚、张文清、张国顺、张福忠等四名士兵故意迟到。谢因此将这几人叫到一旁询问。早有准备的四个奸徒忽然拔出凶器,群刺谢晋元,中头胸数处。谢晋元重伤倒地,流血至黄昏许,医治无效,一代抗日英雄,就这样悲愤以殁,时年仅37岁。

噩耗一经传出,举国震悼。各地唁电如雪片飞来。上海同胞往孤军营吊唁者有30多万人,素车白马,途为之塞。国民政府给予谢晋元以极高的评价。通电表彰,追赠其为陆军步兵少将。当时全国各地的报纸都为追悼谢将军而出了特刊。

谢晋元逝世半年后,日军进入租界,将孤军营谢余部解送各地为苦力。国军回师之后,八百壮士返沪者百余人,皆结庐于谢团长墓侧,多年不去。国府改四行仓库所在地的胶州路为晋元路,并树碑传以为志焉。郭嘉良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共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