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与国民军将领联名致电孙中山,邀其北上指示“一切建设大计”。于是,孙中山于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三日偕宋庆龄、李烈钧、邵元冲等二十余人,乘永丰舰离穗经上海、日本,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抵达北京。由于长期为革命奔波,孙中山积劳成疾,得了肝癌。加上这次北上,长途跋涉,操劳不息,使病情加重。到了北京后,段祺瑞又以善后会议与孙中山倡导的国民会议相对抗,激起孙的愤怒,因而也使其病情更为恶化。到北京仅五天,孙中山就不得不住进协和医院进行治疗。接受手术前,孙中山曾下手谕由李大钊、吴稚晖、李石曾、于佑任、陈友仁五人组成北京政治委员会,对于重要事务,由该会议而决行。并以黄昌谷为秘书(称书记),鲍罗廷为顾问。
孙中山决定联俄联共后,苏俄与共产国际派出了一批顾问帮助孙中山工作。鲍罗廷于一九二三年由苏俄政府派到中国,任广东革命政府的最高政治顾问和共产国际驻华代表,此时亦来到北京。此间,吴稚晖与鲍罗廷屡屡发生争执。
关于吴稚晖同鲍罗廷的争执,于佑任曾在一篇悼念吴稚晖的文章中说:“民国十四年,国父在北京患病,成立北京政治委员会,稚老与我皆任委员,这是我们首次共事。这时鲍罗廷是委员会的顾问,稚老与鲍罗廷初交手时即一字不让,后来讨论遗嘱与鲍罗廷的争辩,更为激烈。起初鲍罗廷把稚老当作一位中国老儒,到讨论终结,才知道他是一个博学多闻而有超越见识的时代大学者。国父遗嘱的完成,吴先生有大力焉。”从这时起,吴稚晖对国民党采取联俄联共政策开始持反对态度。
孙中山住院后,医生就根据过去的病情与现在的危急情况,建议开刀。经宋庆龄劝说,孙中山乃允诺。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五日,实施开刀手术,医生检查全肝,发现已硬如木头,证实是肝癌,且癌细胞四处蔓延,无法割治,虽可用镭锭放射阻止癌细胞蔓延,可也为时已晚。
二月十二日,张静江见西医治疗效果不大,建议改用中医。宋庆龄、孙科及周围的人都请孙中山改用中医。孙认为在协和医院吃中药是不可以的,如果必用中医,只能迁出医院。十八日,孙自协和医院移居铁狮子胡同行辕,由着名中医陆仲安诊视。
时至今日,肝癌仍属不治之症,当时的医疗水平就更不必说了。延至二十日,孙中山的病情加重,医生认为回天乏术,不如趁他还清醒,请示遗言。于是随孙服侍诸人便推汪精卫、孙科(孙中山长子)、宋子文(舅子)、孔祥熙(连襟)四人为代表面恳孙。孙中山病情虽很严重,但神志却清醒,见汪精卫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