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毙美国“空中英雄”戴维斯
第四师经过实战锻炼,空战经验越来越丰富,战斗力日益增强。1952年1月16日第三次转入一线作战后,不仅完成了带领新部队作战的任务,而且在空战中取得了突出的战绩。 1952年2月10日上午,美机数批先后侵入平壤、沙里院和价川地区,其中F―84、F―80型战斗轰炸机两批16架,在18架F―86型战斗截击机掩护下,轰炸军隅里附近的铁路交通线。志愿军空军首长令第四师起飞两个团34架米格-15型歼击机,以第十团的16架飞机为攻击队,第十二团的18架飞机为掩护队,由第十团团长阮济舟统一率领,采取师编队团“品”字队形,急速飞往战区。 当时,天空布满薄云。志愿军空军指挥员不时用无线电提醒大家:“加强警戒,注意搜索敌机!”飞行员们高度戒备,严密地监视着四周的天际。他们知道,在空战中谁能先发现目标,谁就能争取战机,较有把握地夺取胜利。 忽然,第十二团三大队大队长张积慧隐约发现,远方海面上空有一道道白烟,这表明有美机在活动。他立刻报告了带队长机,并继续观察着美机的动向。这时美机正利用云层,用荫蔽的方法,向他们的机群接近。带队长机阮济舟果断发出“投掉副油箱,准备战斗!”的命令。张积慧和僚机单志玉投副油箱后,即猛拉驾驶杆,爬高占位,准备攻击。当他们抢占到高度优势时,却丢失了目标,自己又脱离了编队。一时找不到美机,他们就加大油门,追赶编队。张积慧和单志玉一边向前赶队,一边搜索目标。他们想,美机到底钻到哪里去了呢?突然,张积慧从右后方云层间隙中发现8架美机直窜下来,为首的两架已经猛扑到他们飞机的尾后。距离越来越近,很快就到开炮距离。张积慧提醒僚机单志玉:“注意保持编队!”然后猛然一个右转上升,美机冷不防扑了个空。张积慧、单志玉顺势咬住了美机中的长机。美机见势不妙,拼命摆脱,先是急俯冲,后又向太阳方向作剧烈垂直上升,继又转入俯冲企图逃脱。张积慧、单志玉双机始终紧追不放,步步逼近。第一次开炮因角度不对未击中。第二次,张积慧在600米的距离上,将美机套进瞄准具光环,3炮齐发,将其击中。这架美国当年最新式的F―86型战斗截击机,连同它的飞行员一起,一头栽到朝鲜博川郡青龙面三光里北面的山坡上。 张积慧击落美机长机后,迅速拉起,又攻击另一架美机。该机飞行员惊慌地做着不规则的飞行动作,极力摆脱张的攻击。当张积慧逼近到开炮距离时,美机又突然作上升转弯动作逃脱。张积慧充分发挥米格-15型歼击机优越的垂直机动性能,也敏捷地作上升转弯,并从内圈切半径靠了上去,在400米的距离上瞄准射击,一次开炮,就把这架美机打得凌空解体,七零八落地向下坠去。 前后不到1分钟时间,张积慧在他的僚机单志玉紧密配合下,击落美机2架。 空战结束后,当地的志愿军地面部队,从美机残骸中找到一枚驾驶员的不锈钢证章,上面刻着:第四联队第三三四中队中队长乔治?阿?戴维斯少校。这个戴维斯正是美空军所称“百战不倦”、“特别勇敢善战”的“空中英雄”。 戴维斯有着飞行约3000小时的经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参加战斗飞行266次。1951年8月,美空军为取得喷气式战斗截击机空战经验和增强空战力量,开始以轮换方式派遣一批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牌驾驶员到朝鲜作战。戴维斯就是其中之一。他被击毙之前,据称已在朝鲜执行60次战斗任务,击落11架歼击机、3架轰炸机,成为朝鲜战场上“成绩最高的喷气机王牌驾驶员”。 击落戴维斯,使这次空战的政治影响迅速扩大。2月13日,美国远东空军司令威兰中将在一项特别声明中承认:戴维斯被击毙,“是对远东空军的一大打击”,“是一个悲惨的损失”。美国国会也大为震动,参议员、共和党领袖勃里奇在国会上大发雷霆地说:以目前这样方式进行的朝鲜战争,“是美国 历史 上最为绝望的战争”,“战场上的士兵们大为丧气”,本来就“不应该把戴维斯调到这个战场上来的!”戴维斯的妻子也向美国空军当局提出了强烈抗议。 志愿军空军首长致电各部队,表彰张积慧的功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将张积慧的事迹通报全军,给张积慧记特等功一次。 在志愿军空军的沉重打击下,美空军实行的所谓“绞杀战”、“饱和轰炸”计划相继破产。正如美国人在《朝鲜战争中的美国空军》一书中所描述的:“事实很明显,对铁路线进行的历时10个月的全面封锁,并没有将共军挫伤到足以迫使其接受联合国军方面的停战条件的地步。尽管实施了‘绞杀战’,共军地面军队的力量仍旧稳步地得到了补充。”“到最后,联合国军航空兵部队对北朝鲜铁路运输进行的空中封锁活动却完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