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的使命和初期发展计划
空军的使命、任务,在中央领导同志一九五○年四月为《人民空军》杂志创刊的题词中,已经基本明确。 毛泽东主席的题词是:“创造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歼灭残敌,巩固国防。” 刘少奇副主席的题词是:“强大的人民中国,必须有强大的人民空军与民航事业。” 周恩来总理的题词是:“为建立人民空军而努力。” 朱德总司令的题词是:“努力学习,掌握技术,为建设一支新式的强大的人民空军而奋斗。” 空军初建时期,中央对空军建设是十分关怀的。一九五○年三月十日,朱德总司令代表党中央、中央军委在空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就空军的使命任务作了明确的指示。他说:我们建设空军,要达到和完成怎样的任务呢?首先,要配合完成解放台湾、海南岛以及消灭残匪的任务,做到在一定的领海和领空上初步取得制空权;然后,逐步地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一支完全新式的、强大的人民空军。这支空军,要在我们所有的领海和领空上完全取得制空权,能够击退任何侵略者的进攻。 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在一九五○年四月召开的空军参谋工作会议上,对空军的使命任务作了具体的阐述。他说:空军的任务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为了执行歼灭残敌的当前战斗任务;另一方面是为了执行巩固国防的长远建设任务;而无论战斗或建设任务,都是带着初创性质的。 他说:歼灭残敌的当前战斗任务,具体地说,就是参加打定海、金门、台湾等,歼灭逃避在这些岛屿上的残敌,解放全部国土。对于空军这是一个严重的紧张的战斗任务。正因为此,学校教育实施的时间是紧迫的,不可能按部就班地进行教育准备和教育实施的工作。所以,往往房子还没有完全弄好,机场还没有修好,课本还没有编好,以至从各地调来的干部还来不及个个经过谈话,就分配下去了,打起锣鼓迅速开学。这是为了争取早一天开课,早一天毕业,迅速组成能够使用、有战斗力的航空兵部队。 他又说:巩固国防的长远建设任务,这是与消灭残敌的当前战斗任务紧密相连的。空军的建设工作,处于从头做起的阶段。而且是在国家工业尚不发达,人民一般文化和技术水平还不高,国家财政经济状况还很困难的情况下开始这种建设工作的。因此,执行这一新的繁重的任务时,要克服在我们建设道路上不可避免的困难。对于空军大多数干部来说,是个新东西,要从头做起。所以我们一定要兢兢业业地作好工作,为空军的长远建设打好基础。 为了完成空军的使命任务,空军党委遵照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提出了“在陆军基础上建设空军”的建设方针。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空军召开第一次机务工作会议,刘亚楼司令员在会议总结时提出了这个方针。他说:“我们的空军如果不是在陆军广大基础上建立,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一九五一年二月下旬召开的空军党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将“在陆军基础上建设空军”问题,作为一个专门议题进行讨论。会议一致认为“在陆军基础上建设空军”,是空军建军的总原则,要在空军全体人员中广泛进行宣传教育,统一认识。实践证明,它是指导空军建设的完全正确的方针,也是空军迅速成长、发展的一条成功的经验。 空军初期的发展计划是根据中央关于“三年准备、十年建设”的设想,开始制订的。中央军委要求空军于一九五○年八月十四日前拟订出空军建设的三年计划。空军遵照军委这一决定,组织班子编制计划大纲,并于同年八月十三日完成初稿呈报中央军委。八月十四日军委会议审查了空军建设三年计划。军委为使各军兵种的计划统一起来,确定:“三年计划一律规定截止至一九五三年底,空军计划即按此修改。”空军即在三年计划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拟制了空军建设的四年计划(一九五○年到一九五三年底),此计划制订后,又经反复修改,于一九五○年十月四日空军党委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上报中央军委,称为“建设人民空军的四年计划大纲”。这个计划的总的目标:设立七个联合学校。四年内毕业三期学生。组成九十七个空军团,内含十六个喷气式驱逐团,三十八个普通驱逐团,三十二个杜-2型轰炸团,一个依尔-10型冲击团,一个侦察团,九个运输团;到一九五三年底将拥有战斗飞机二千六百四十架,运输飞机一百八十架;驱逐机与轰炸机大体上保持五与三之比。另外,组成一个空军陆战旅,约四千人。并规定了各项具体目标和逐年的发展计划。 空军的四年发展计划,是空军初期建设发展的依据,到一九五三年底,空军基本上实现了这个计划,为空军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