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提前释放被拘禁的11名美国间谍。
谈判一开始,王炳南奉命通知约翰逊:中国政府在7月31日按照中国的法律程序,决定提前释放阿诺维等11名美国飞行员,他们已于7月31日离开北京,估计8月4日即可到达香港。我希望,中国政府所采取的这个措施,能对我们的会谈起到积极的影响。
当王炳南谈到钱学森回国问题时,约翰逊老调重弹地表示:“没有证据表明钱学森要归国,美国政府不能强迫命令!”于是,王炳南便亮出了钱学森给陈叔通的信件,理直气壮地予以驳斥:“既然美国政府早在1955年4月间就发表公告,允许留美学者来去自由,为什么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博士在6月间写信给中国政府请求帮助呢?显然,中国学者要求回国依然受到阻挠。”在事实面前约翰逊哑口无言。美国政府不得不批准钱学森回国的要求。
双方经过14次谈判,双方在1955年9月10日就平民回国问题达成协议,这也是中美大使级会谈所达成的第一项协议,也是唯一的一项协议。由于美国顽固不承认新中国的立场,协议的措施是以两个大使互相通知的方式公布的,而不是联合声明。通知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承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美国人愿意返回美利坚合众国者(承认在美利坚合众国的中国人愿意返回中华人民共和国者),享有返回的权利,并宣布已经采取措施、且将继续采取措施,使他们能尽速行使其返回的权利。”中方通知美方委托印度政府,美方通知中方委托英国政府协助其平民返回本国。
美国海军部次长曾表示,钱学森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但是根据双方之间的协议,1955年9月17日,钱学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单从这一点看,中国大使级会谈就是成功的。
在第一项议程达成协议后即进入第二项议程的讨论,中国提出了两项具体的议题,一是禁运问题;一是更高一级的中美谈判问题。
美国方面对中国方面的建议,从程序上到实质问题上都进行了阻挠和拖延,最后终于提出了实质的台湾问题,但是却建议中美双方分别首先发表声明,“表示除防御以外将不在台湾地区使用武力”。后来一直坚持这种所谓双方在台湾的“单独和集体自卫”的权利外,“放弃使用武力”。
在中美关系中互不使用武力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但是在中美之间互不使用武力,决不能与中国以什么手段实现台湾与祖国统一这一完全属于中国内政的问题混为一谈。美国通过提出所谓“单独和集体自卫”的权利,就是要中国政府承认美国在中国的台湾有所谓的“防御权利”,也就是承认美国侵占中国台湾的事实,混淆台湾问题的国际方面和作为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前者是中美关系症结,其产生个根源是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后者则是中国的内政,是属于台湾海峡两岸中国人自己的事情。因此大使级会谈没有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