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使级会谈:聋子间的对话(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直到1957年12月12日第73次会谈上,美国大使约翰逊通知中方,美方已经改委他的副手马丁为代表出席以后的会谈。鉴于马丁并无大使的身份,美国这种片面降低身份的作法违背双方的协议,大使级会谈一度中断。

1958年6月30日,中国政府发表关于中美大使级会谈停顿问题的声明,向世人说明了中美大使级会谈停顿的原因,并要求美国政府在从该天起的15日内,派出大使级代表,恢复会谈。否则,中国政府就不能不认为美国已经决心破裂中美大使级会谈。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第二天发表谈话,说如果中国同意改变会谈地点,美国将指派它驻波兰大使参加会谈。在中国提出最后期限的7月14日,美国政府发表声明,表示要在中国提出的15天最后期限过后的几天内指派大使级代表在新的地点恢复会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当即表示,美国要点面子,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美国愿意迅速恢复会谈,就是再推迟几天也无不可。

7月28日,美国指派其驻波兰大使雅格布·比姆为代表。中美大使级会谈在“八·二三炮战”后恢复,一直持续到1970年2月20日,共举行了136次会谈,持续时间长达15年之久,被称为“马拉松式谈判”。虽然关于实质问题的谈判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因此大使级会谈被认为是“聋子的对话”,但是,在中美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会谈使中美之间保持了一个接触的渠道,对于减少两国关系中因不必要的隔阂而造成紧张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张清敏)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共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