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昇:可怜一曲长生殿(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这次他被革去生籍,自然有人幸灾乐祸。洪昇受不了闲气,便回到了老家杭州。一到家便发现,他的名声因了这回的事件,反而大噪,不但北里旗亭之间,纷传他的名字,便是士大夫,也争相延揽,以得洪昇一顾为荣。

《长生殿》并未被禁,康熙为了自掩心迹,还称赞过这部戏。《长生殿》愈演愈烈,从王府到市井,家弦户诵,及到晚清,人说它“百余年来,歌场舞榭,流播如新”。

尽管有那次官司,《长生殿》在洪昇活着的时候,就已刊刻,写序的有好几位,都是当时最有名的文人。毛奇龄在序文里说得最好,诗人“自抒其性情,并未尝怨尤于人,而人之嫉之者,目为不平,或反因其词而加诎抑焉,然而其词则往往藉之以传”。洪昇晚年的名气极为响亮,康熙四十三年,江宁织造曹寅把洪昇请到江宁,又广邀南北名流,推洪昇上坐,高会于织造衙门。大宴三天三夜,把《长生殿》也演了三天。盛会之后,洪昇在回家的路上酒醉登舟,落水而死。

黄六鸿得意了几天,便发现事情不对头。名流厌恨他,皇帝也不保护这个小官,几乎所有的社交圈都排斥他。他实在混不下去,几年后便辞职回家。黄六鸿编过一本《居官福惠全书》,今天还能见到,是为官的宝典。不过他对官场上的事,参详毕竟未透,不然也不会因与赵执信的小恚,得罪社会,自断前程。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頁/共2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