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是英雄
谁是原型并不重要
记者辗转联系到了《英雄儿女》编剧毛峰的家人,他们告诉记者,87岁的毛峰刚刚动完手术,不能接受记者采访。
而南京军事政治部文艺创作室的裴志海告诉记者,如果一定要让王成的原型具体到某个人,他认为,那极有可能是蒋庆泉。记者疑惑起来,既然如此,为什么人们对蒋庆泉知之甚少呢?
1953年,志愿军第二十三军在朝鲜中线铁原地区作战。当年4月,向美军第七师发起反击,攻占了他们据守的石岘洞北山,战斗中出现了一个英雄的步行机员,他是二oo团通信连的蒋庆泉,在坚守阵地中打到他最后一人,用步行机调动炮火打击敌人,“敌人离我50米,炮弹打50米,又近了,到30米,再打,到20米,最后10米!”当敌人包围并冲到他跟前时,他喊出了惊天动地的“向我开炮”。蒋庆泉呼喊之后,声音忽然消失了,人们都以为他已经牺牲了。战斗结束后,有关部门调查搜集他的英勇事迹,他的战友谈了不少生动故事,政治机关也准备为他报功,并向军内外宣传他的英勇行为。
当时23军-边与美军作战,-边与所谓的“联合同军”在板门店进行停战谈判,在协议交换战俘时,从对方提供的我军被俘人员名单中,竟有蒋庆泉的名字。后来才了解到,蒋在战斗中被炮弹震昏,不幸被敌人俘虏了。按照规定,凡被俘者不予宣传,不再给予荣誉称号。
后来,部队又发生了一件与蒋完全相似的英雄故事:同年7月,23军218团攻击南朝鲜军队占据的281.2高地,团通信连的步行机员于树昌,在激战中遇到与蒋庆泉同样的情况,也喊出了“向我开炮”的英勇口号,但是他壮烈牺牲。“所以,王成的原型也很有可能是他们二人”。
但裴志海认为,王成的原型应该是抗美援朝中无数英雄的综合。《英雄儿女》是根据巴金的《团圆》改编的,而《团圆》中,关于王成只有一句话:“只是王成没能回来,他勇敢地在山头牺牲了”。“毛峰在编剧时,突出了原着中王成的形象,他集中了英雄们事迹,塑造了影片中王成的高大形象,将战争背景放在了最惨烈的上甘岭战役中。”因此,“王成的原型究竟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通过王成,记住了无数个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