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夫妇的苦心经营总算有了结果。当时称为“中国集团”的亲蒋派已有能力迫使国会通过援蒋议案。
于是,如顾维钧在回忆录中所记载的:“参院及众院两外交委员会昨日通过议案,将尚未动用的一亿零三百万美元援华拨款期限延长一年,到1951年6月底,参院外委员决议表示希望至少将五千万美元用于援助中华民国政府,包括台湾及海南岛;众院外委会决议则表示希望至少将四千万美元用于同一目的。”
再出“高招”
国会既然倾向于接受“院外援华集团”对中国问题的见解,美国新闻界相应出现这种趋势也就不足为奇了。《纽约时报》态度变化的例子,足以证明“院外援华集团”对美国新闻界的影响程度。
早些时候,《纽约时报》的社论曾劝告美国人民不要对共产党中国持偏见,但1949年的社论就开始抨击政府发表的对华《白皮书》。之后,又发表社论批评马歇尔将军,说“马歇尔将军担任驻华特使和国务卿的这段经历是美国外交史上黑暗的一页,美国之失去了中国这样一个盟国和朝鲜战争的爆发都归咎于此”,清楚表明了它的亲蒋立场。它已经不仅仅是报道关于对华政策的争论,而且成为了这场争论的一方了。《纽约时报》是全美国大大小小的报纸和期刊变化的典型代表,它之所以转变,或许可以从顾维钧的回忆中找出一点端倪。
1950年4月10日,台湾当局电示顾维钧邀请美国记者、出版商及电台评论员,以中央社客人的身份去台湾观光,报道当地的情况。顾维钧又从陈之迈那里获悉,请美国新闻界等方面的人士访台的全盘主意出之于宋美龄。尽管顾不赞成此事,担心会给美国政界的反对派以口实,但他得知,纽约的孔令桀早已直接通过董显光同罗伊?霍华德及其他记者进行联系,对这次访台计划作好了周密的安排。对于第一夫人的“高招”,大使先生只有感到无可奈何了。
5月9日,蒋介石接见了刚到台湾的美国报界、广播界和专栏作家访问团。会上,他向他们发表一项声明,呼吁美国像苏联帮助中共那样帮助他保卫台湾。宋美龄这一手可谓一箭双雕,既与美国新闻界联络了感情,又为夫君传播了思想。
频起波澜
“院外援华集团”活动频繁,引起了国会中反对派的关注,参议员麦克马洪和莫尔斯,都是请求调查“中国院外活动集团”的影响的发起人。当时在《华盛顿邮报》上还刊登了德鲁?皮尔逊责难美国军援款项被***和滥用的几篇文章,而“中国院外活动集团”则被指用美援款项来影响国会。
1949年初,美国纽约州共产党组织的一项报告中曾指出:一个强大的院外援华集团正在华盛顿活动,设法影响我们的政府当局继续支持反民主和不得人心的国民党分子。这个消息促使众议员迈克尔?曼斯菲尔德建议“院外集团调查委员会……调查目前为了中国国民党政府的利益而在我国进行着厚颜无耻的走廊活动以及与此有关的某些人员”。曼斯菲尔德的提议没有被国会采纳,但是人们却继续不断地注意着这个“院外援华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