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题以前论述过,再论述一次似乎也不是多余,原因是,美军中亚新战略可能成为全球军事、政治和外交的新看点,因此,有进一步论述的必要。
在巴以加沙开战之时,我们就能够意识到美军要在中亚动手,就如当年美军和北约在巴尔干动手肢解不听话的南斯拉夫,目的就是要将东欧转换成连片的、可以阻挡可能死灰复燃的俄罗斯势力再次向西扩散一样。用中国的围棋术语,叫“将那片下厚实了”,以后如发生“打劫”就肯定不吃亏。
美国人取道阿富汗进入中亚,可谓是技术层面上的“唯一选择”。美国从巴基斯坦到阿富汗,是当年大英帝国选定的路线,这个路线的军事战略价值是肯定的。是“打劫”的最好地点。从冷战到现在,美国重视并长期援助巴基斯坦,绝对属于真正的“深谋远虑”。巴基斯坦不仅是冷战时期的军事前哨,也是后冷战时期军事战略的一个“节点”,是连接中亚、中东、南亚和东亚中国的关键之点,也是阻挡俄罗斯进入印度洋地区的最后一道屏障。有了巴基斯坦的支持,相信美军和北约在阿富汗最终取得军事成功是可预期的。因此,我们绝对不要指望或相信美军将在阿富汗“深陷泥淖”、“重蹈前苏联覆辙”这样的歪理邪说。现实背景下的客观分析告诉我们,有了巴基斯坦通道,再辅以阿富汗,将构成名副其实的“巴阿军事走廊”,美军经略中亚的战略就具备了我们中国人称之为典型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所有特征。“巴阿军事走廊”发挥其军事战略价值时间的长短属于战术性的或技术性的一种需要,无关其与美军经略中亚的成功与否。理解此点,是极为关键的。因此,所谓美军的中亚新战略,应从理解美军构建“巴阿军事走廊”开始。
从上述角度,我们可能立刻能够理解美军督促巴基斯坦并直接参与巴北部的“剿匪行动”。也许,过阵时间,这里将更加热闹。
“巴阿军事走廊”的稳定可能是美军中亚新战略的重头戏。这样的思路符合西方人或者说英国人的一贯“处世原则”,即在实施一项新的计划或行动之前,首先做好清理和准备工作。这大概是好谋少断的中国人往往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我们习惯了以宏大的理想鼓舞人,以华丽的口号激励人,等上路之后才发现,路上用的水一滴也带上,你能走多远也是可以预期的。因此,美军“中亚新战略”的第一信号就是其准备在此“长期呆下去”。
美军的“中亚战略”的目标很好推定,第一是彻底瓦解俄罗斯的中亚后院;第二就是割断中俄通过中亚发生政治和军事上的“苟且事件”,并事实上完全阻挡了俄印在中亚地区任何可能的合作;第三是完成欧亚大陆前进弧的建设。除此无它。因此,美军“中亚‘新’战略”除透露上述第一信号之外,最重要的是第二“信号”,就是对俄罗斯的展开新一轮的军事、外交、政治乃至经济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