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拆除北京老城墙:“西洋派”的城墙保卫战(4)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紧接着,对梁思成的批判开始了。不久,陈占祥被打成右派,而梁思成因彭真保护而幸免。

浩浩荡荡的“拆城大军”

1957年,孔庆普他们一共拆了三个门:朝阳门、东直门和阜成门。

拆除东直门的时候,孔庆普站在城门楼子底下,心里想,太可惜了。

东直门本来是1954年就决定要拆了。中央要在东直门外搞交通枢纽工程,101国道、机场路、酒仙桥工业区道路都要在这里汇合,所以市政府准备搞一个环城站,城楼显得有些碍事。

1951年,孔庆普曾经翻修过东直门,他清楚地记得,没修的时候,防空部队住在城门里头,还得打着帐篷睡觉,因为屋顶漏雨。

修完之后,解放军把城楼维护得很好,以至于到了城楼真要拆的时候,老百姓的意见挺大。那时候人民群众提意见都是通过给《北京日报》写信,还有市民找到市委市政府的人民来访接待室说这事。市政府就让建设局做解释,建设局在《北京日报》上发了一篇文章,说拆城墙城楼是中央决定的。

东直门城楼,在十几天里被夷为平地。

城楼上面的两层梁都是用楠木做的,外围用的是红松木。工人从顶上开始拆,“我们怕扬灰太多,琉璃瓦揭开以后,就提水浇在屋顶的"泥被"上。”

8根完好无损的楠木柱子,都被卸了下来。东直门城楼的柱石基座底下,还挖出了些银元宝。城门楼上的琉璃瓦,孔庆普他们也都给保留了下来,后来给了故宫博物院。

大队留了4根楠木柱子,其他的都交给了北京市财政局。孔庆普他们把楠木打成镜框,里面嵌了毛主席像,大队里每人发一个摆在家中。现在,这个“城门楼子的衍生品”还挂在孔庆普的屋子里。

拆除其余两个城楼的情况也大致相同,当时,外城的城墙已不用孔庆普他们动手,响应号召,北京市民已经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拆城大军”。

捐献出四十多万块旧城砖

原本,城墙和城楼都是由孔庆普他们这个专业队伍来拆的,从龙潭湖往南200米长的那段城墙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

1956年,东城区房管局给北京市政府打了一个报告,申请用一些城墙砖盖房子。市政府就让建设局给他们“选地方”。最后确定了龙潭湖向南200米长的城墙,由东城区房管局负责拆除。

让东城房管局大为失望的是,这部分外城的城墙已经破损得没有几块整砖了,于是拆了一半,就扔在那儿。其他区房管部门就有人过来继续拆剩下的墙砖,当然是没有任何报批手续的,后来被北京市房管局给制止了 。

第一頁    上一頁    第4頁/共5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