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没有直接介入国共间内战(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满洲国)的大批军火落入共军手中,其直接结果是军队规模瞬间扩大一倍。

与此同时,美国还预见到:共产党军队可能会再次达到从日本投降到1946年的增长速度。1947年7月到1948年7月期间,可预见的扩张可能不会超过并且或许不会达到目前将近100万军队的三分之一。

导致这个结论的原因不是单一的。第一,仍然是军火制约。即使不停缴获国民党军队的枪支,再次获得日军撤退时如此多的枪支也不太有可能了(这一次,共军得到的是25万支枪,而此前我们一共拥有的才30万支枪。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枪支增加的幅度与军队扩张的倍数呈现正相关)。不仅如此,后来国民党军队很少使用以前口径的日本步枪,来自国民党士兵的缴获很少有机会去补充日本弹药的存货,因此,在满洲缴获的日本弹药存货消耗殆尽之后,获得弹药补给将日益变成一个难题。第二,共产党区域,尤其是华北的粮食供应短缺也成为制约因素。

上述结论意味着:尽管到目前为止,共产党军队在数量上仍然处于劣势,但扩张已经结束,枪声已经打响,一场全国性的、决定生死的战争已经展开,这场战争的结局将是你死或者我活,没有中间道路。

既然大战在前,不可避免,此时的美国必须要做出一个判断,这判断立足于双方军事力量、作战能力的对比之上。

美国情报人员在选择措辞时极为审慎,或许是由于这是一份供给重要官员决策时用的关键材料,因此没有使用导向式的语言,但其大意已经相当明确了:“国民党军队的大战略(这个战略目前将一流部队用来防守半孤立的前哨城市)、战场指挥官的选拔(一些指挥官在军事领导方面笨拙不堪)以及增加人和物的供应(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严重的腐败)代表着南京政府最终要为之负责的决心和行动。”

该报告认为:“共产党军队的扩充与国民党军力的下降有着直接关联。”国民党节节败退带来的后果将是共产党军队势力的进一步增强。在弹药、粮食的双重限定下,此刻共军能否维持其规模甚至进一步扩大,取决了他们缴获国民党军队武器的速度。这个速度将如何呢?在描述国民政府“半孤立”、“笨拙”、“严重的腐败”这些词语的提示下,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苏联会参战吗?

美国关心的不是中国的问题,而是中国的问题会引发的一系列世界的问题--世界势力的此消彼长。正是其对自身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考虑,使其一度做出了支援国民党政府的决策;也是同样的原因,令他们在意识到国民党政府打不赢这场战斗的同时,改变了一贯的姿态,采取了“坐

山观虎斗”的策略。更具体地说,促使美国做出这个决定的,除了对国民党政府丧失信心之外,关键性的因素只有一个: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頁/共5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