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个电视行不行”
钱学森一辈子都不看电视。但是2008年年底,97岁的他忽然提出了看电视的要求。
钱永刚说:“父亲以往都是听收音机。到了晚年,他的耳朵越来越背。频率越高,耳朵就背得厉害。而收音机里面都是男女各说一段,女播音员调门高,他就听着费劲,男播音员调门低,他就听得很清楚。我和他说话,用这种调门,他就听得很清楚;妈妈嗓门高,他听着就费劲。”
去年年底的一天,钱学森突然对儿子说了一句:“支个电视行不行?”“他还问我,多少钱?贵不贵啊?”昨日仿佛就在眼前,钱永刚深情回忆:“我说孝敬您了,买汽车,钱可能紧一点,买电视的钱还是有的。”
“每天除了看报纸以外,要保障一定信息的输入。有时候父亲看电视还挺来劲,我们说‘您躺下吧’,他说‘还看一会’。”谈起父亲,钱永刚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今年还看了世界游泳锦标赛,花样游泳、跳水……这些动作不是死的画面,对眼睛有一个感官的刺激。我们尽量陪他,尽量多说一些话,多说多看,刺激他脑子多动,这样延缓衰老。”
“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教育和人才培养一直是晚年钱学森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中央领导多次登门看望时,钱学森当面就“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建议,还提出了“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的观点。
谈起这一话题,钱永刚说,父亲多次说过,高校要按照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模式来办。“他认为,我们目前大陆境内所有的大学没有一所大学是按照这个模式办的,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敢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不敢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很多是人云亦云,你好我好,对这他不满意,说这是教育体制的问题,进入21世纪了,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否则总有一天会发现,我们国家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到那时候回头反省,就为时已晚了。”
“生活水平高了,更有条件出成果,为什么还弄不成?”
钱永刚今年曾经去过一趟上海,参观了制造国产大飞机的厂子。回来后,他将所见所闻告诉父亲。
“我那次去上海,参观飞机总装厂,一看发动机是买外国的。一听我说这个,他就笑了。我明白,他这一笑的含义――中国自己设计的大飞机将来能升空,是好事,总比买纯外国的好。但是不带劲,发动机还要买外国的。”钱永刚告诉父亲,现在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先把飞机飞上去,一方面国内有人在研制飞机发动机,关键是尽快让国产货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