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南沙赤瓜礁之战中国胜得很侥幸(图文)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南沙赤瓜礁之战,我军战术上是打赢了,记得当年刚从《舰船知识》上看到此战的介绍时,心里那个兴奋啊,以为小越这一下就老实了……可实际情况却是,小越立马又回过头来抢占了我大量的岛礁!中国海军却没能对此作出应有的反应。

以中国海军当时的实力,可以说在可能的空中打击面前就是死靶,整个中国海军最初具备十分有限的防空能力的鹰潭舰,对于南沙那么广阔的水面来说真的只能用聊胜于无来形容。

无论是1974年西沙海战还是1988年南沙海战,我们的海军都是以弱击强(战场对比),虽然胜利了,但是胜得很侥幸。因为对手没有出动空中力量直接参战。

1988年歼八系列飞机仍然在发展之中,歼八B系列改进至歼八D已经是后来的事情,歼七、歼六无法从榆林直飞南沙作战,即便是后来的歼八II,挂满副油箱飞南沙后也只能停留很短一段时间(以分钟计算),虽然轰六作战半径可以覆盖南沙我方岛礁范围,但是在没有掩护的情况下投入作战显得极不现实。更何况越方舰队和飞机可以在我方作战飞机临空时退出战斗,而等我们退出时在来骚扰袭击,打时间差,这个则是防不胜防的。

1982年马岛战争发生在314之前没几年,想想英国当时的舰队实力,它也无法完全抗住阿根廷带普通炸弹的攻击机的打击,由此反过来看我们的胜利,真的不能不说是侥幸。

有人说1988年南沙海战胜利了,但是战略上有重大失误,略有不敢苟同之处。即便当初占领了全部的岛礁,也无法守住,派过去的水面编队、守礁部队还会成为靶子,反倒是先占领一部分,并保持对该海域的相关区域宣示主权,作为日后争夺的基石才是迫不得已的上策。

细想,如果真的对南沙的制空权无动于衷……干什么海军非要坚持发展飞豹,和空军一定要大航程作战飞机呢?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頁/共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