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斯大林为何让营长金日成当了朝鲜一把手?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二战中苏联攻占北朝鲜之后,需要扶持一个亲苏的政权。当时考虑了很多人选,初定曹晚植,这个人被称为北朝鲜的甘地。然而前苏联官员发现,曹晚植是***主义者,他表面上拥护苏联领导,内心却反对朝鲜成为苏联的傀儡。

斯大林心里明白,一旦曹晚植真正取得领导地位,他将不会遵循苏联意思行事。此外曹晚植反对同年12月莫斯科美英苏三国外长会议提出的朝鲜委任统治案,更使苏联感到此人不可用。于是苏联扶植了当时名气不大只是个营长的32岁的金日成,开始大力排挤曹晚植。

曹晚植1908年入正则英语学校学习,1910年入日本明治大学学习。1913年在五山学校任教。1921年入山亭岘教会。1922年与好友吴胤善创朝鲜物资会,宣扬非暴力不合作。在此期间曹晚植脱离了以积极的抗争推翻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立场,把振兴教育的运动和振兴民族产业的运动当做最大的民族运动旗帜,蓬勃地开展了提高朝鲜人民的精神素质和经济生活水平的培养民族实力运动。

想用提倡使用土产品、扶植民族企业的方法拯救民族于经济上的毁灭。他提出“靠朝鲜的东西过朝鲜的日子”的口号,为了开辟一条经济自给自足的道路,展开了泛国民物产奖励运动。

作为专用土产品的象征,他一辈子只穿用土布缝制的朝鲜袄裤和朝鲜长袍,他的名片用的也是国产的纸,脚上穿的也是朝鲜鞋,从没穿过外国鞋。这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望。

金日成原名叫金成柱,在朝鲜被日本占领之后,金日成参加了抗联,在东北,朝鲜一带打游击(金日成汉语说的相当流利),对抗日本军,后来打败之后逃到了苏联和中国交界的一个叫哈布洛夫斯克的地方,当时很多在东北,朝鲜被日本打败的游击队剩余人员都基本是在中苏边界上活动,针对这个情况,苏联把这些人员进行收编,成立一个部队,叫88旅。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頁/共2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