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之巅峰对决:彭德怀VS麦克阿瑟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彭大将军”横刀立马,“军神麦克”黯然去职

沉沉夜色笼罩着鸭绿江大桥。一辆苏制吉普车鸣着短短的喇叭声在桥上缓缓超越长长的行军序列,消失在朝鲜境内的暗夜中……

连正在指挥部队紧张渡江的40军军长温玉成也不知道,车里坐的就是彭德怀。

一辆吉普车,一个参谋,一部电台,两名警卫员,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就这样先于大部队开赴前线。

此时,“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正在距前线1000多公里的日本东京“第一大厦”里,乐观地等待着“感恩节”——这个被他确定的美国士兵得胜班师时刻的到来。仁川登陆的成功,“联合国军”的势如破竹,眼看即将打到鸭绿江岸的几乎已不可逆转的趋势,使眼前这场朝鲜战争几乎成了他个人展示军事天才的舞台。

麦克阿瑟似乎并不担心中国军队介入。不久前,他还在太平洋的威克岛上对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们已不再担心他们参战……如果中国南下到平壤,那一定会遭受极为惨重的伤亡。”

在麦克阿瑟看来,刚刚从废墟上诞生的新中国钢产量仅为60万吨,还不到美国的1/146,国民收入也仅为美国的1/16。中国陆军仍处在“小米加步枪”时代,空军和海军建立不到1年,尚不具备作战能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彭德怀对麦克阿瑟,看起来似乎又是“一边倒”局势。

然而,麦克阿瑟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的“乐观谈话”发表后没有几天,彭德怀已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他的多国部队遭遇了。

彭德怀一度轻车深入到敌人后方,与敌人擦肩而过后又幸运地转了回来。当118师师长邓岳率部到达大榆洞——彭德怀的栖身所在地时,前线的炮声已清晰可闻。彭德怀当即命令邓岳率部跑步前进,在温井地区向敌人敞开志愿军入朝以来的第一个“口袋”。

邓岳请求留下一个团来担任警卫,彭德怀却只留下1个连,并在后来的战斗中亲自指挥这个连摧毁了向他靠近的4辆美军坦克。

尽管所有的报告都显示:“可能是中国军队参战了!”但麦克阿瑟仍不相信中国军队敢参战。

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麦克阿瑟几乎是一尊不可撼动的战神。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就是美国着名的彩虹师的师长。战后,39岁的他又成了“把西点军校带入现代军事时代”的西点军校校长。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作为盟军太平洋战区最高指挥官,在对日作战中功勋卓着。而不久前的仁川登陆,更是令西方军界为他的军事天才折服。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頁/共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