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肉机”之战——上甘岭战役
整个1952年夏秋季节,双方在战线上的对峙和零星战斗都没有停止过,但无论是夏季攻势还是秋季攻势,比起即将到来的上甘岭战役来讲都是小儿科。
尽管志愿军在各个战线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但当时的战场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事实是在9月和10月里,“联合国军”连续攻下了北朝鲜人重兵把守的“血染岭(bloodyridge)”和“伤心岭(heartbreakingridge)”。尽管“联合国军”损失了成千上万条性命,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达到了战略目的。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五圣山——美方将其叫做“三角形山”,范弗里特预计以200人为代价,在5天内实现目标。为此他动用了美第7师、美第187空降团、南朝鲜第2师、9师、加拿大步兵旅、菲律宾营、哥伦比亚营、阿比西尼亚营等部队共7万余人的庞大兵力。
尽管有彭德怀临走时的提醒,志愿军方面在敌情判断上仍然出现了巨大的失误,把几乎所有的火炮和15军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到了西方山谷地,而五圣山方向只留下了一个连秦基伟自己也承认算不上主力的45师,区区1万多人。
毛泽东曾经说过,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比较有把握的比例是三到四比一。五圣山下敌方集中了6到7倍的优势兵力,至于火炮、飞机、补给等优势就更不必说了,这场战役似乎已经没有再谈下去的必要了。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半,阵地防御战阶段空前惨烈的一场大战打响了。
范弗里特计划用一天时间夺下五圣山前的2个小山包——597.9和537.7北山高地。这2个高地背后的洼地里有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叫做上甘岭,这场战役我方叫做“上甘岭战役”,美方称之为“三角形山战役”。
美军320多门重炮,27辆坦克以每秒钟6发的火力密度将钢铁倾泻到这2个小山包上。由于志愿军对敌主攻方向判断失误,在长达8个小时的时间里,前沿部队未能得到有力的炮火支援,一天伤亡550余人。
通往一线阵地的电话线全部中断,45师师长崔建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敌人爬上前沿阵地,任由战士们各自为战。
这一天里,美军向上甘岭发射30余万发炮弹,500余枚航弹,上甘岭主峰标高被削低整整两米,寸草不剩。在一片硝烟火海中,志愿军第45师135团担任防守的两个营,依托被炮火摧毁的工事和弹坑,用冲锋枪、手榴弹、手雷等轻火器与密集冲击的美步兵展开激战。
由于45师炮兵主力来不及参战,能够支援步兵作战的仅有3门122毫米榴弹炮、6门山炮和6门38野炮。炮兵战士唐章洪曾在“冷枪冷炮”运动中荣获“神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