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重型巡洋舰
―― 北安普敦级

休斯顿号(CA-30,“Houston”)
【建造背景】
本级舰的设计开始于1926年彭萨科拉级重巡洋舰之后,最初希望将主炮数量修改为八门(当时国际上惯用的设计方案),增强抗打击能力和载机数量。主炮的设计有三座三联或四座双联装两种方案,都会导致前甲板、船体和干舷的加大。内部火控室也将由两个增加到四个。最后四座双联的设计将导致舰体过于狭长,影响结构强度而采用了九门炮的设计方案。建造过程中一部分排水量被节省下来用于加强防护力,侧舷装甲被增加到7英寸以保护弹药库,但主机和炮塔装甲只能防御6英寸炮弹。加装了部分指挥设施使之能胜任舰队旗舰的职责。虽然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削减,建成时仍然超过伦敦海军条约对重巡洋舰1万吨的限定。
在FY29计划中通过了建造六艘北安普顿级重巡洋舰的决议,前三艘作为小队旗舰,后三艘作为舰队旗舰,用于防护的重量达1057吨。动力部分、主副炮武装与彭萨科拉级相同,最薄弱的环节是对空防御,因为柯尔特开发的37mm高炮来不及装备到本舰,此外还保留了两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最后,对载机部分进行了调整,在后烟囱的周围安装了具备防爆功能的机棚,使飞机的操作更加方便,也保护脆弱的机械免遭本舰火炮射击时的破坏。机棚里共可存储四架水上飞机,还可在弹射器上携带两架,但通常只会装载四架飞机上舰――弹射器上的飞机往往是舰上最容易起火的物体。战前进行的改造主要是增强了防空能力。
【战斗历程】
作为开战时的主力重巡洋舰,本级舰伴随航母编队参加了多数的著名战役,战沉三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