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间谍搜集大量情报 让二战缩短两年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ME-262型喷气式战斗机 资料图片

德军二战时装备的豹式坦克 资料图片

假装当众吹捧纳粹 混进德国炼油工厂

1944年,纳粹德国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架ME-262型喷气式战斗机,它不仅能轻而易举地击落盟国的轰炸机,而且能阻止盟国的空袭。

尽管德国的技术先进,但当时它的燃油极度缺乏,根本无力驱动这些先进的飞机和曾横扫欧洲的豹式坦克。因此,获得更多的石油,就成了德国的当务之急。

套近乎深入德炼油厂

这时,一个外号叫“红毛”的石油商人埃里克·埃里克森进入了德国人的视野。埃里克森出生于美国的布鲁克林,身体结实,性格温和。33岁时,他移居瑞典,并成立了自己的石油公司,奔波于世界各地做石油买卖。

平时,埃里克森喜欢和石油界的朋友聊天,谈论业界的大新闻,诸如波斯湾发现新油田等等。

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后,埃里克森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表现出强烈的亲纳粹倾向和反犹偏见。他当众吹捧希特勒是天才,公开辱骂犹太商人是肮脏的。许多人对埃里克森的行为大惑不解,众多朋友也离他而去。

然而,埃里克森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伪装出来的,目的是引起德国国家安全部门的注意,以便打入德国内部,调查德国石油生产方面的情况。

德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但缺少石油资源,尤其是战争时期,石油的海外供应很容易被切断。德国为了减少对国外石油的依赖,从一战开始,就进行煤变油的合成技术研究,并且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美国情报部门对德国“煤化”工厂的位置很感兴趣,但由于德国相关机构戒备森严,一直没能掌握核心的机密情报。埃里克森在石油界的老朋友、美国驻苏大使劳伦斯·斯坦哈特,在战争爆发前就提出,如果破坏德国的石油供应,肯定将加速纳粹德国的毁灭。于是,经过他的积极策划,埃里克森成功地渗入德国石油工业内部。

搜集大量机密情报

由于德国合成油技术十分发达,完全可以满足德国的战时需要。埃里克森于是以帮助德国在瑞典建立一座大型炼油厂为诱饵,骗取了德国人的信任。

随后,他以此为掩护,定期与德国石油专家会谈,考察德国的石油工厂。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记忆力,埃里克森把在考察中看到的、听到的东西都整理出来,回到瑞典后,全部告诉美国情报官员。

到1943年底,埃里克森把德国炼油厂确切位置等情报几乎全部搞到了手。不久,德国炼油厂就不断遭到盟军的轮番轰炸,德国合成油产量迅速下降,到1944年底,几乎所有的合成油工厂都瘫痪了。

由于油料短缺,石油储备又极为有限,德国先进的军事装备无法发挥威力,只能坐以待毙。

据说,埃里克森由于立了大功,受到欧洲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的高度赞扬,称他“至少让战争提前两年结束”。(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特约撰稿人 金点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