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公元前45—23年),字巨君,出身于一个权倾朝野,声势显赫的外戚之家。其姑母王政君为汉元帝皇后。元帝死后,汉成帝刘骜即位,尊其母王政君为皇太后。汉成帝昏庸荒*,无心于朝政,他认为宦官和朝官都是外人,只有母亲家舅才是最可靠的人,因此,将朝政完全委托于外戚王氏,当时王氏外戚威震天下。
王莽虽然出生在权势显赫的王氏家家族,由于其父亲早逝,哥哥早死,未能封官授爵,因此他家在王氏家族中地位很低微。但是,王莽自幼聪明颖悟,敏思多才。受到整个家族的影响,他也想像他的伯父、叔父们那样,至持朝政,主宰朝纲。为此,他恭俭克己,尽可能去获得名誉,以求人们对他的好感。在家庭生活方面,他不像其他诸从兄弟那样去夸侈斗富,他主动担负起全家的生活重担,他孝顺母亲,尊敬寡嫂,养育孤侄,使家庭和睦。他生活俭朴,待人谦恭和蔼友善乡邻,经常受到乡里夸赞。同时他勤奋好学,拜陈参为师,学习《礼纪》,专心研究修身、养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策,由此,王莽在家族中和社会上都赢得了声誉。王莽还工于心计,城府沉深,他心里十分清楚,如果改变自己的地位而出人头地,光靠读书和上述其他方法还不行,还必须得到有力的靠山,也就是说,必须能得到伯父和叔父们的提携。因此,他对各位伯父、叔父刻意孝顺恭敬。其伯父大司马大将军王凤生病时,一连几个月衣带不解,顾不上寝食梳洗,因而蓬头垢面,憔悴不堪。看到侄子如此孝顺,王凤非常感动怜爱。临死之前,王凤对前来探望他的王政君说:“王莽茂才有贤德,望太后与皇上重用”。王凤死后,汉成帝任王莽为黄门郎,后迁升射声校尉。王莽的叔父王商,上书汉成帝,表示愿意把自己封邑分出部分来给王莽。公元前十六年,汉成帝下诏封王莽为新都侯,不久,又迁升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汉成帝对他也很器重,朝廷上下是交口称赞其美名,因此,王莽的声誉已经开始超过了他的伯父、叔父们。
王莽为了求名,不惜用一些小事来表示他的与众不同。他不仅敬养寡嫂,而对侄儿儿王光关心倍致,送他到博士门下读书,趁休息之时,还特意“振车骑,奉羊酒,劳馈其师”以及王光的同学。王莽还特意为长子与侄子在同一日完婚,广延宾客,礼仪十分周到。席宴间,王莽几次离席,去为生病的母亲服药。因此,人们交口称赞王莽的“贤和孝”。
公元前8年,王莽出任大司马,掌握了朝廷大权,此时王莽才三十八岁。为了使自己的名誉超过伯父叔父们,他更加克己不倦,以扩大自己的影响,他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有一次,王莽母亲生病,公卿列侯派遣夫人探问,这些夫人个个衣着华贵,珠光宝气,乘着华丽的车子,来到大司马府第。王莽的夫人慌忙出外迎接,“衣不曳地,布蔽膝”,人们以为是婢女,后来经过交谈,方知是大司马夫人,无不为之惊讶,从此,朝野上下无人不知大司马家庭俭朴。公元前7年,汉成帝病死,太子刘欣继位,是为汉哀帝。哀帝即位后,其祖母傅太后、母亲丁太后两家外戚得势,便于王氏外戚展开了激烈的夺权角逐,在此情况下,王莽以退为进,辞官回到自己的封地新野都乡(今河南省新野东),闭门读书,暗中注视朝廷政局的变化,同时还在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有一次他的儿子王获杀死一个奴婢,王莽大怒,逼其子-偿命。以王家权势,即使杀死一个大官,也算不了什么,何况是一个奴婢,王莽却令儿子-偿命这一举动,轰动了朝野,于是,很多人为他呜不平,上书皇帝,呼吁他重新归朝执政。公元前2年哀帝迫于压力,征召他入朝,王莽又回到了权力角逐的中心。公元前1年,哀帝病死,太皇太后王政君接管了皇帝的玉玺,立即传召王莽,并以太皇太后名义下诏,命王莽重新出任大司马执政,并且中枢机关尚书台、调动军队的符节、皇宫的卫队全部由王莽掌管,百官奏事也由王莽处理,王莽便成为全国最高权力的执掌者。
王莽重新执政后,拥立刘衍为汉平帝,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称制,实权掌握在王莽手里。王莽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并且驾驭汉家皇帝,操纵治国大权,从而使自己能够登上皇位以代汉,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培植自己的党羽,任用自己的亲信为朝廷重臣,任用王舜、王邑作为心腹骨干,甄丰、甄邯主管司法刑狱,平晏掌管机要,刘歆主管起草诏书文告,孙建主管军事,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集团势力。其次铲除异己,消除傅氏、丁氏集团的残余势力,将傅氏、丁氏两家为官者和依附于他们的官吏一概免职。又将已死的傅太皇太后和丁太皇追夺尊号,又将成帝的赵皇后、哀帝的傅皇后贬为庶人,逼令-。不准汉平帝母亲入京,找借口除去平帝舅卫氏家族,只留下平帝母卫后一人。王莽之子王宇,因对其父不准平帝母入京不满,暗中帮助平帝母,被王莽察获处死,对于那些不肯归顺于他的大臣,予以残酷打击,最后杀害。总之,王莽用种种手段,铲除了所有的异己势力,为夺权篡汉扫清了道路。再次,为使自己名位更加稳固,公元1年,出任太傅、安汉公,并把女儿嫁给刘衍为皇后。公元5年,朝廷又正式加赐王莽九锡,这是上古帝王对重臣的最高封赏。此时平帝已经十四岁,对王莽杀尽舅家,不许自己与生母见面,略有不满,王莽知道后,就在呈献椒酒时将刘衍毒死。然后,通过群臣奏请王政君批准,册立汉宣帝玄孙两岁的刘婴为皇位继承人。这样,王莽为自己篡夺汉朝政权,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西汉时期谶纬迷信盛行,王莽便利用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谶语,为他代汉创造舆论,最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皇位继承人确立不久,武功(今陕西省扶风南)县长报告说:当地人在淘井时挖出一块白石,上有丹书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王莽命群臣向太皇太后报告,太皇太后闻奏十分惊讶,气愤地说:“此诬罔天下,不可施行!”王莽的心腹王舜连忙劝说:“事已如此,无可奈何,沮之力不能止。又莽非敢有它,但欲称摄心重其权,镇服天下耳”。太皇太后只好听许,被迫下诏,宣布王莽“摄行皇帝之事”,车服、出入仪仗皆如天子制度,祭祀礼赞,应称“假皇帝”,臣民称为“摄皇帝”,公元6年,改年号为居摄元年。此时,王莽已实际上取代刘氏天下,只是还差一个形式罢了。
随着王莽地位的逐渐增高,王莽企图代汉的野心越来越强烈,与此同时,起兵讨伐他的人也随之而来。居摄刚一个月,便有刘氏宗室安众侯刘崇起兵讨伐。居摄二年(公元7年)东郡太守翟义推立宗室刘信为天子,起兵讨伐汉室窃国逆臣,响应者很多,兵锋直指京师。王莽忙调大军镇压了这两次暴动。公元8年,王莽开始策划登基大典,准备做真皇帝了。此时,为讨好王莽献符命的人越来越多起来,“汉家天下气数已尽”,“假皇帝当做真皇帝”的谶言风行全国。有人制造一只铜匮,送到汉高祖祠庙,内装两卷图谶,一道写着:“天帝行玺金匮图”,一道写着“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书中说王莽当为真天子,并写有值命大臣11个人的名字,其中有8个人是王莽的亲近大臣。王莽得报后,直奔高祖庙拜受“金匮”,并往谒太皇太后,表示自己当服从天意,受禅为帝。王政君听后大吃一惊,正想驳斥,王莽已去,随后让王舜索求御玺。王政君怒骂道:“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既无以报,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天下岂有而兄弟邪!且若自以金匮符命为新皇帝,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祥玺为,而欲求之?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王政君一边哭一边数说,左右侍从都跟着哭泣。王舜也俯首伤心地说:“臣等已无可言者,莽必欲得传国玺,太后宁能终不与邪”!王政君听了王舜的话,恐日后王莽使用暴力胁迫他,不得已把御玺拿出来,狠命地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我老将死,看汝兄弟能不灭族否?”王舜拿到御玺,报告王莽,王莽欣喜若狂。
公元9年元旦,王莽举行了盛大的登基典礼,成为一朝开国君主,改国号为“新”。
王莽经过多年坚忍不拔的努力,从恭俭克己做起,一步一步从比较低微的人,逐渐升迁,到掌握朝政,最后终于如愿所偿,实现了自己的野心,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天子宝座,以其计谋,开一代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