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处他死刑。
卢卡斯希茨在狱中的床位和鲍曼紧挨着。鲍曼回忆说,“他的胳膊和腿都被戴上了沉重的锁链,关节严重受损。”死刑判决下达数天后,年仅24岁的卢卡斯希茨就被送上了断头台。
历史学家统计,二战期间,纳粹军事法庭以逃兵、拒服兵役、叛国等罪名,判决约3万名军人死刑,其中约两万人被处死。另外,大约10万人因这些罪名入狱。这些“叛徒”不限于德国人,还包括奥地利、丹麦、挪威、罗马尼亚等国军人。
针对鲍曼和卢卡斯希茨这样的“叛逃士兵”的罪名并没有因为纳粹的灭亡而更改。政府的理由是,赦免这些人的罪名对所有参加战争的士兵不公平,也不利于提振德国军队的士气。
维权 自创组织为战友奔走
面对这样的结果,鲍曼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战斗。“大部分逃兵和纳粹军事法庭的受害者毫无尊严地死去了,我们活着的人不能屈服,要为我们这一群人的尊严而战斗。”
1990年,鲍曼创立“纳粹军事审判受害者联盟”,为自己和其他有同样遭遇的德国老兵争取平反,游说政府从法律上赦免因背叛纳粹而蒙受罪名的士兵。2002年,德国联邦议院终于通过一项法案,给那些有脱逃、拒服兵役和惑乱军心罪名的人正名。
然而,这道赦令将有叛变罪名的人排除在外,理由是无法证明他们的叛逃行动没有给其他士兵或平民造成伤害。在鲍曼看来,那些被打上“战争叛变者”烙印的士兵并非真正的叛国者。“他们只是做出了一些人道的举动。有的士兵将犹太人藏了起来,有的帮助军事监狱的囚犯,他们是在按照自己的道德和良心做事。”
鲍曼的这个观点得到了历史学家的认同。德国研究纳粹抵抗运动的专家约翰尼斯·图切尔说,“这些人并不是叛国者,他们是德国抵抗希特勒运动的一部分。”
在德国议会最终为他们洗脱“叛国”罪名后,鲍曼如释重负之余,更多的是感到遗憾。“对我们这个群体而言,议会通过的这项法案是我们长久斗争迎来的高潮,遗憾的是,许多的战友没能活着看到这道法令,现在的我只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不过,这场为尊严而站的斗争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的。”
幕后 政治斗争导致正义“迟到”
各党经讨价还价方同意废除“叛逃”罪名
对于纳粹帝国的十万“叛逃者”,德国两位着名的历史学家沃尔弗拉姆·维特和德特勒夫·弗格尔的研究指出,其中大部分人蒙受着不公正的罪名。
“叛变”多基于道德考虑
在两位历史学家合着的《最后的禁忌》一书中,他们研究了多名“叛逃者”的案卷,结果发现,大多数士兵“叛变”的举动是基于道德考虑,他们的行为并没有给其他士兵带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