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这样的痛苦,对经济增长的预期也应该相应改变了。许小年教授说,中国今后的出口增长只能跟着全球贸易量的增长而增长,也就是大约6%左右,而投资增速也将下降到10%左右。这样,中国GDP的增长将大约为5%~8%,步入中速增长时代,两位数的增长将成为历史,“我们要习惯中速增长”。
中国不需要凯恩斯,需要邓小平
“当然,伴随着增长下降的就是失业的增多,这其实在2008年就已经可以看出来了。”最近刚去东莞和中山等地区考察回来的许小年教授对此感同身受,“我所看到的是企业减产、停产甚至是关门,大量的工人被解雇,远超出了我的预料。”
但是,许小年教授对政府采取的措施却不认同,“政府现在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可见,中国皈依了‘凯恩斯主义’。
但是,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无论是‘罗斯福新政’,还是日本为了应对衰退采取的积极政策,效果都不显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也说过:‘靠财政政策结束萧条的只有一次,这一次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时期。’”
可是,1998年中国政府采取的刺激经济政策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个难道不算是成功的案例吗?对此,许小年教授分析说,1998年财政政策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1998年后经济发生反转的最根本原因:一是房地产投资的突飞猛进,二是中国加入WTO。
1998年我们进行了住房改革,在国内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房地产市场,这个新的产业支撑着我们的经济一直发展到今天,到现在房地产投资已经占到固定资产总投资的1/3以上。因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经济的掉头向上第一是靠改革;第二是开放。
“所以,中国不需要凯恩斯主义,中国需要邓小平理论。”许小年教授总结道,“邓小平理论是什么?就是坚持改革开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让市场发挥作用,让民众的创造力充分地涌现。”
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许小年教授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解除政府对经济的过度管制。他举例说,比如医疗服务的供应长期落后,就是因为管制,现在开办医院仍需要多层审批,手续复杂,而民营医院则无法进入这个市场,结果就是供应的短缺,导致看病难。
他认为,不仅医疗服务跟不上,金融服务、电讯服务、交通运输、港口机场、文化教育、媒体娱乐这些都因受到国家的管制而无法自由发展。所以,现在应该把重点放在这些服务业上,放开管制,让市场发挥作用,让民众充分地发挥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