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梅兰芳访日被台湾特务跟踪 曾决心殉国(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出了友谊之手!”

当代表团住进帝国饭店,已是晚上9点。我和孙平化一一登记、检查前厅成堆的花篮时,突然发现其中有一个藏有定时炸弹,爆炸的时间定在9点30分,爱国侨胞立即帮助拆除了,从而使我们幸免于难。接着我们又收到恰恰86份完全***、***、策反梅兰芳的假《人民日报》。我们团的几个领导人晚餐没顾得用,当即安排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梅兰芳公开申明严正立场,他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梅兰芳是新中国的艺术家,此次访日演出,是为了增进中日人民友好和文化交流,只谈艺术,不谈政治,任何政治阴谋,是绝不可能得逞的!”第二天,日本《朝日新闻》等对小丑们的无耻行径纷纷披露指责。

5月30日,中国京剧代表团首次开幕演出,演出了《将相和》、《拾玉镯》、《三岔口》、《贵妃醉酒》,反应十分强烈。几天的戏票早早就抢购一空。那几天日本国会正在“开打”,不少议员还忙中偷闲观赏京剧。社会党委员长铃木茂三郎正在看《三岔口》看得着迷,突然有人通知他:“国会来电话,有要紧事请你急速回去!”他起身要走,但是《三岔口》的魅力又使他坐了下来。电话频频催促,他立而复坐者凡三次,终于坚持看完了,然后立起身来慨然叹道:“现在该我去唱《三岔口》了!”代表团的演出十分成功,全场掌声雷动,许多日本朋友上台献花。日本天皇之弟三笠宫夫妇上台祝贺,盛赞京剧之美,说:“新中国的京剧既是古典的艺术,又是现代的艺术。”自5月26日至7月17日,中国京剧代表团遍访了东京、大阪、奈良、京都、神户、冈山、广岛、福冈、八幡、爱知、岐阜、名古屋等地,到处洋溢着“东京——北京”的友好呼声。

整个访问演出活动中,布满了鲜花,但也有不少荆棘。5月30日的首场演出,大轴是梅兰芳的《贵妃醉酒》,突然有人从三楼向舞台撒下大批反动传单,观众一时骚动。由于梅兰芳临危不惊,镇定自若地从容演唱,观众受其感染,也立即安静下来,使演出得以圆满。

返国

周总理为代表团演出和友好活动的成功,深感欣慰,也为代表团反破坏的斗争日夜牵挂。关于代表团的归期和路线,7月15日上午,我们曾向周总理请示,他最初电示:7月17日乘苏联商船回到上海,据可靠情报,台湾特务在香港有破坏,切勿经香港回国。7月15日深夜,他又电示:海上恐有某国拦截,7月17日改乘去九龙的班机,香港启德机场已安排好有英国武装警察接应。于是我们全团又改乘去九龙的班机。

7月17日上午10时30分在检票口排队查票、验看护照时,凑巧排在我前面的那个人出示的护照是“中华民国驻日大使馆”的,这就不能不使我怀疑,按理他应乘去台北的班机,为什么跟我们去九龙呢?上机之后为了安全考虑,我同刘佳、孙平化商量了一下,就派了吴鸣申、李维坤两个大武生把他夹坐在当中,上厕所也跟着。班机经过台北时,按常例需低飞,以便于乘客观赏城市风光。梅兰芳从机窗看到下面车水马龙,低声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怕梅兰芳紧张,就说:“可能是冲绳吧。” 梅兰芳摇摇头说:“不是,冲绳没有这么繁华。”接着梅兰芳对身边的姜妙香严肃地说道:“姜先生,下面是台北,如果这班机被迫降的话,我们可得下决心殉了!这样才对得起共产党!对得起毛主席!”姜妙香连连点头回答:“您放心,我跟着,我跟着!”他们的忠诚勇敢,不怕牺牲之情,溢于言表,令人感动!还好,班机平安地飞过台北,到达九龙时已经是夜色苍茫了。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頁/共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