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郁闷:为何到今天还在惧怕毛泽东军事策略?(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953年,毛泽东和彭德怀

是延缓中国军队攻势,从尔稳定态势的关键。在中国军队备足粮弹发起攻击时,美军挡不住他们的前进。只是在对方粮弹耗尽时,美军才有机会向前做有限的突进。

换句话讲,假如中国军队并不是只有仅能维持一线部队作战一周(即李奇微将军所说的星期攻势)的粮弹,而是有足够一月之用的后勤供应,美军是什么样悲惨结果,战争应该早就结束了。

朝鲜战争中让美国人很难接受的就是他们自认二战时候的亚洲最著名的英雄:麦克阿瑟将军。麦将军戎马一生,战功无数。是西点军校最杰出的学生之一,也堪称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

可惜一世英名毁于韩战。单从战役指挥的角度看,麦将军犯下了轻敌冒进的兵家大忌。有一点我要说明,当时对中国军队的无知和轻视是美军上下的通病,并非一人之过。

中国军队在二战中的拙劣表现给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比如:四十万中国军队不加抵抗,就让两万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河北、山西一线的三十万中国军队被区区三千日军象赶鸭子一样赶的到处逃跑。

在美军官兵的心目之中,中国军队是"鸭子",是不堪一击的弱旅。否则,麦将军也不至于说那样狂妄自大的话。而当时美国沉湎于二战胜利后的喜悦。有对中国军队的先入之主的研究,全没有意识到原以为中国军队还是蒋介石统领下的一群鸭子,竟然短短几年时间在毛泽东的统帅之下竞成了一群狮子。

对中国军队在韩战中表现出来的战胜困难的勇气、视死如归的气概和精明有效的战术,美国从总统到普通士兵没有不钦佩的。很多美军事专家在研究毛泽东的时候,在研究朝鲜战争的时候,他们都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因为毛泽东是中国甚至世界历史上的军事奇才。

他的军事理论和手下战将无论从战役指挥和战场表现来评判,中国军队获胜都是合理的,也不认为美军败于有毛泽东这样卓越的统帅和彭德怀这样杰出的司令官的中国军队手里是什么丢脸的事。"

美国从朝鲜战争的失利得知,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中国军队也不再是过去的中国军队。必须以极其审慎的态度来重新研究中国,重视中国。尤其是毛泽东的中国。

绝不能再犯轻敌冒进的错误。在金门炮战,以及越南战争中,美国都表现出了这种审慎。这就是接受了朝鲜战争教训的直接结果。

现在很多世界军事专家都在期望:"中美之间不要再打仗,否则将会是两败俱伤,后果不堪设想。假如有一天不得不打的话,祈望那时的中国军队不再有太多的毛泽东色彩。"

美军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因为他们相信在武器装备的更新上中国永远赶不上美国。怕的是中国军队的毛泽东化,或按中国术语叫革命化。中国军队离毛泽东越远,美军的胜算也就越大。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頁/共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