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和现在的飞机前走过,人们不禁会想:100年后的飞机又会是什么样子?
在航空博物馆的环幕播放厅,可以“穿越”时空,畅想百年后的生活,放开心灵去“畅游”。
大屏幕的影像中,人们设想,把飞机做成飞鸟的模样,机翼可以自由扇动,实现千百年来人类乘鸟飞翔的夙愿。
人们有理由相信,高速航空定会成为未来拓展人类空间的主要工具;人们将会乘坐太空旅游机遨游太空,乘坐超声速客机周游世界;基于扑翼飞行原理、微机电、纳米材料和新能源的仿生飞行器和微型飞行器,将获得重大突破,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新的革命性的变化。
从被岁月侵蚀发黄的东北老航校照片,到满是锈迹的航空设备,到矗立在蓝天之下的英模雕像,每一个细节都表现着人民空军捍卫祖国的壮举
不忘过去,鉴古知今,才能指导当前建设实现崭新飞跃。仰望星空,展望未来,带着理想飞翔才能打造美好明天。
在综合展馆,可以看到人民空军60年武器装备建设成就展。被岁月侵蚀发黄的昔日东北老航校照片,格外醒目。老航校培育出了560名航空人才,为人民空军的建立准备了骨干,被誉为“共和国航空事业的摇篮”。此外,还有过去使用的航空探照灯、飞行服装、航空设备以及各型解剖的飞机发动机等文物。
而馆区里还有一座座壮观的雕塑,既是对献身航空航天事业先贤的礼赞,又激励着我们去创造更加辉煌壮丽的未来。
在英雄纪念墙雕塑区,有两面空军英雄纪念墙:东侧为英烈墙,镌刻着自东北老航校以来空勤人员烈士和牺牲的飞行人员名单。近看,上面还插着小花,贴着老战友们写的悼念诗行。风风雨雨半世纪,烈士们没有一日被忘记,年轻的身影始终活在战友们的记忆里。西侧为英模墙,镌刻着被授予荣誉称号的空军英模人物姓名。
在英雄大道雕塑区,有11组雕塑,以中国航空百年和人民空军60年历史中涌现出的英雄群体和英雄人物为原型进行创作。最后一组“父托子”掷纸飞机的造型,展示了航空事业后继有人、对空天事业的美好寄托和无限追求。
在馆区参观时,笔者发现:指示参观路径用的不是箭头,而是一个个小飞机的图案,机头所指,就是前进的方向。
这让人不禁想起航空博物馆的馆标,想起那架指向蓝天、振翅欲飞的国产歼击机!她高高跃起的姿势,拥有着中国航空不断进步、勇攀高峰的雄伟气概;“志在蓝天”4个大字仿佛在向世人昭示:中国人有志气、有能力在天空自由翱翔。
一件件航空珍品在这里荟萃,一架架名机在航博大地上“飞翔”。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更在启迪未来,催促人们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勇敢起航。(图片由周和平、特约记者谭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