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PF-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服役前,82毫米无后坐力炮一直是我军步兵分队主力远程直射火器
PF-98式火箭筒是中国目前威力最大的火箭筒。它虽然在国内第一次使用了简易火控,而且拥有0.45X0.45米的立靶精度,但在实战条件下有效射程内的命中概率仍不够令人满意。随着高技术战争形式的发展,对步兵分队的反坦克能力又提出了新要求,那就是低成本、命中概率高、射程远、威力大,射后不管、封闭空间发射。这几条,PF-98火箭弹除了威力和射程,其他都不具备。由于我军把反坦克导弹装备到步兵分队(通常军队里,团和团以上单位叫“部队”,营和营以下单位叫“分队”)还有很大的困难,PF-98式火箭筒还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作为连、营火箭筒和PF-89式80毫米单兵火箭弹配合,形成近远结合的连续火力。因此,用精确制导技术来改进PF-98式火箭筒就成为我军最现实的选择。精确制导技术,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控制武器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其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军用技术。
一般来说,适合步兵分队反坦克武器的精确制导体制,主要有六种:瞄准线指令制导、激光半主动、激光驾束制导、红外成像制导、毫米波制导、低成本微惯导制导。
瞄准线指令制导反坦克导弹的代表型号为HJ73/HJ8导弹,但它们在我军的装备体制里分别为团级和师级导弹,并不适合装备步兵分队。轻型瞄准线指令制导反坦克导弹的代表型号是法国“沙蛇”导弹,其优点是准确度高、可封闭空间“软发射”。缺点是造价高昂,射手训练要求高,且不能射后不管,并不适合我军在分队级使用。
激光半主动/激光架束制导体制虽然很早就已经出现,并且在苏俄军队中大量采用,优点是价格适中,准确性好。但缺点也很明显,容易受到干扰和反制,系统比较笨重,不能射后不管。
红外成像制导和毫米波制导体制的反坦克导弹,以标枪为代表,其性能极其优越,符合新世纪陆军对轻型反坦克导弹的大多数要求,这两种制导技术也必将成为我军未来轻/中型反坦克导弹的首选。但任何事物都不会至善至美,红外成像制导和毫米波制导体制同样也存在缺点,那就是造价太高,标枪导弹每套造价8万美元,除了美军,其他任何军队都不会冒着破产的危险在基层步兵大量装备这种导弹,否则会把裤衩都当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