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压力影响美方决策
《中国军力报告》每次出台,都要在国际舆论上掀起一股或大或小的“中国威胁论”浪潮。可以说,报告中公布的内容成了一些国家指责中国军事威胁的“弹药”。因此,这份报告一直受到中国方面的批评,中国也采用各种方式向美国施加压力,要求停止发布报告。
“圈内”的报道指出,中国这些年一直在透过各种渠道试图阻止《中国军力报告》继续发布,至少也要让文字少些“杀害力”,其中之一就是2008年建立的“三亚倡议”。据报道,“三亚倡议”原由香港前任特首董建华和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欧文斯主导,中国部分现已转由解放军前副总参谋长、现任“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熊光楷上将接掌。
除“三亚倡议”外,中国近年来持续对美国发布《中国军力报告》、《中国人权报告》等行为进行指责和抗议。中国的态度使美国意识到,报告只能引起中国越来越大的抵触。
中方中断中美军事交流、制裁参与对台军售公司、进行先进武器试验等实质性军力提升措施,让美国军方和情报部门感到,对华越是指责,中国军力反弹力量就越大。
在军事交流中断时期,美国对解放军的情况了解更加困难,在中国近海发生舰艇、飞机对峙危机时更难迅速化解,容易擦枪走火。美国公司被制裁将直接影响美国国内经济和工人就业。而美国夸大中国军力的结果则是各方都日益觉得中国进行几次先进武器试验、列装更高性能武器“意料之中”、“顺理成章”。
发布报告反而有这么多不利于美国的情况出现,这是最初提出编写《中国军力报告》的人所没有想到的。
美方观察人士认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美互相倚重都在增加。军事领域以外的互相制约手段都在增强,继续恶化两国关系不利于恢复经济。把军事领域的僵局扩展到经贸领域,酿成全面对抗,这是美国现阶段不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