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接地施工。
攻坚克难打造精品工程
“青藏高原的海拔有多高,青藏联网线路工程的建设标准就有多高”。为彻底解决高原冻土施工这一世界性难题,把工程建设成为精品工程、绿色工程,官兵们对沿线地质条件进行反复勘测,并针对不同地质、地形条件的基础,制定不同施工作业指导书,分层次进行技术交底,使每名负责现场管理的官兵都能掌握相关技术要求。高原冻土施工关键在控制温度,温度低了,混凝土无法凝固,温度高了,冻土又遇热融化,基础会产生漂移。经过反复实验和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他们终于找到了混凝土入模的最佳温度参数。在铁塔组立中,工程技术人员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输电线路技术,采用“大吨位吊车机械化组塔”、“内悬浮内拉线铁塔组立”和“多种机械配合组立”等先进作业方式,将组塔效能提高了35%。
拉萨换流站是青藏联网工程终端换流站,部队承担了土建工程施工任务。换流站所处的林周县,冬季最低温度在零下25℃,氧气含量仅为内地的40%。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既要浇筑好混凝土,还要保证质量可谓难上加难。面对困难,项目部主任马建荣与技术骨干经过反复实践,在电力系统工程中首创暖棚搭设保温法。用钢管和帆布搭设一个大空间暖棚,在暖棚内架设18个直径为1米的火炉24小时加温。在屋内搭设平台,用36个取暖器进行升温,使暖棚内温度始终不低于10℃。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及防火需求,项目部每天派两名保温员和两名保温措施检查员,采用红外线测温仪对混凝土进行24小时测温监控,确保了混凝土浇筑质量,受到青藏联网工程指挥部的高度赞扬。
高寒、独特、原始和极其脆弱是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显著特征。在工程建设中,官兵们始终坚持质量与环保并重。对施工现场、取土场、采石场、生活营区进行防护隔离,有效杜绝了生产和生活对草皮的扩大破坏。线路基础施工对草场有一定的破坏,为把对草场破坏减小到最低程度,官兵在施工中想方设法采取各种保护措施。为减少对草地的碾压,人员、大型设备进场时,尽量按原有的老路行进;没有老路可循时,他们专门买来草垫,铺放在进场的道路上。基础开挖前,他们把坑口的草皮成块铲起,放在彩条布上,并安排专人进行浇水养护,等基础浇制完成后,又将它移放归位,恢复原来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