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线装古籍版本中,活字本比例非常少见,而铜活字板印本就更为稀有了,《中国版刻综录》入录的铜活字印本,明、清两代仅20余家不超过30种,亦足见其稀见性和珍贵性了。“镂”铜板是相对铜活字本而言,即镂铜一块整版印本,据有关资料载,历史上确有铜板雕印的文字类古籍,五代、元、明、清都有过此类零星刻印本,遗憾的是目前国内仅见极少铜板活字本而无镂铜板刻印本面世。
为什么笔者认定这部《铜板书经体注》亦是镂铜整板印刷而不是铜活字板呢﹖理由主要还是从版本印刷的一些特征考证甄别。
综观全书,可以看出其整体印刷是字画不规范,且大小不一,而不像木板或铜活字板那样基本一致,究其原因,大致是铜板质地坚硬难雕所致;从印本字距来看,字与字之间基本无间距、少量出现间距的地方,相距极不统一,宽窄不一,且“交叉字”较多,不类铜活字印本中字距基本无差异,整体此较整齐;活字版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卧排字和倒排字,而此书中未发现一例此种情况。再者,笔者翻阅全书,发现多处边缘处字迹模糊,有的缺点、画,,甚至缺字均由原批注者工整补齐,这可能是由于印刷过量磨损所致,如是活字,绝不至于出现同在一处几个字磨损缺字的现象。另外,此书有几十幅图表


值得一提的是,此书多处出现避讳字例,如《卷三》21页“雍土惟…”“雍田惟…”中的“雍”均写作“厥”,是为避“雍正”之讳。亦可证此书应为雍正年间印本。综上叙,可初步鉴定这部《铜板书经体注》,可能是一部雍正年镂铜板印刷的古籍版本,弥足珍贵,还望方家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