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之名源于浙江上虞、绍兴等地,唐称越州而得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青瓷窑系,越窑自东汉开始生产,经三国、两晋、南朝、唐,一直到宋,前后延续千余年,经历了产生、成熟、发展、繁盛和衰落几阶段,它是我国南方青瓷的重要产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唐、五代时期是越窑发展鼎盛时期,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尤其是所谓的“秘色”瓷,更使得当时的越窑青瓷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南宋初期,由于朝廷征烧祭器和生活用瓷,促使上林湖寺龙口、低岭头、开刀山一带瓷业生产的兴旺,使濒临消亡的越窑起死回生,出现了一个新的短暂繁荣时期,但好景不长,随着南宋朝廷在临安设立官
窑,专烧宫廷用瓷的同时,越窑终于停烧。1987年,在张家港香山西北侧的长山发现了一座砖室古墓,该墓位于长山采石场离地面1.5米出土有5件青瓷器其中一对越窑双耳双环瓶尤为珍贵,该瓶喇叭口长颈长圆腹圈足双耳双环口径4.5厘米腹径7.8厘米高16.8厘米素面胎厚 胎色灰白胎质细腻致密胎釉结合紧密釉色青中泛黄、晶莹滋润造型雅致叩之如金属之声清脆响亮是越窑的典型器物。上述5件青瓷器均系张家港市境内首次发现,属南宋时期产品。
越窑青瓷的市场行情近几年来看好,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一些地方的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家凭借其地利之势广收越窑青瓷,使市场上的青瓷价格一路上扬,尤其是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发现16件越窑青瓷后,越窑青瓷在市场上更加加抢手,特别是那些工艺、造型、釉色俱佳的青瓷精品,价格一扬再扬,不少收藏爱好者只能以觅一块瓷片而解渴。
张家港长山出土的这一对青瓷器为研究和考证张家港的历史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06年2月15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