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大动土的的年代,轰轰烈烈的基本建设正在各地展开。"掘地三尺或为宝",但更多的情况或许是,即便考古学家根本没有出动的愿望,而工程的推土机已经让出土文物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时间不等人啊!
据估计,配合基建的考古发掘已经占到目前国家文物局审批的4-500项发掘项目的80%以上。而更多的基建出土文物根本称不上是发掘,只能叫作清理,因而也就没有履行审批的手续。 然而屈指算一算,一年中中国的考古学界能够出版几本考古报告?发表几篇发掘简报?恐怕是不会超过十之二、三。相比之下,中国文物报也许是报道考古发掘消息最短平快的地方了。但是,如果以每期一篇、两篇计,一年也不过百篇左右。这就是说,仍然有大量的发掘和清理,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入公众和学界的视线,成了挖了也白挖。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文物报加大考古简讯的报道力度就尤为必要,报道已不仅仅是一种媒体的新闻活动,而且也意味着为考古发掘立下存照,意味着特定形式的资料公布。对于绝大多数的发掘,也许文物报上的露面就是其唯一的面世机会。有自知自明考古学家已经指出,考古发掘就是对古代遗址的彻底破坏,发掘报告就是一个遗址的死亡诊断书。所以,文物报的考古报道,实际上就是一份份的遗址宣判书,一定应严肃而为,更多地为,尽力而为,并要尽可能地探索各种各样的表达形式,既能做到专家百姓都能有用,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对重大发现全方位、多角度做深做透,对小发掘三言两语,切实可靠即可,同时又能逐步形成一种或几种特定的报道文体,亮出文物报的风格特色。
当然,除了文物报,其他媒体和相关人士也应该探索更多的考古资料发表形式和共享形式,这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了。
近见见文物报辟出"考古快讯"栏目,尝试以不大篇幅集中刊出多个发掘的信息,已是一个不错的方向,但是,改变中国考古学资料欠账过多的道路依然漫长曲折,同行同志仍然需要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