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艳平
所谓制权,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内对某一维战场空间使用的控制权。与争夺制权的斗争相伴,各种制权理论不断推陈出新,成为战略思维对抗的重要表现形式。因而,探寻制权理论演进的轨迹,对制权理论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制权理论的演进轨迹
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战争,各个时代的战争又有其特有的限制条件和范围。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总是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对应,并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的。当战争从冷兵器时代、工业时代迈进信息时代,人类社会暴力角逐的战场先后从陆地向海洋、天空、太空延伸,现在又迈入信息领域。与之相伴,争夺战场主导权的制权理论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
陆权论。早期的战争大多在陆地进行,陆上军事斗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一直占据人类战争的主导地位。与此相适应,早期的军事战略思想所反映的基本上都是陆权理论。陆权理论在攻城略地的陆战实践中不断发展,比其他任何制权理论都要源远流长、丰富。但是,系统完整的陆权论的诞生,不仅比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场陆战晚了近3000多年,而且比海权论的提出也迟了200多年。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首次使各大陆发生直接联系,陆地第一次以整体的面貌出现在人类的面前,“从而结束了世界历史中的欧亚大陆地区性的阶段,开始了全球性的阶段”。地理知识的丰富、国际关系的拓展和战争的发展为西方陆权理论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1904年,麦金德在《地理杂志》发表《历史的地理枢纽》一文,强调大陆在战略上的重要性,提出了与海权论相对立的陆权论。麦金德试图以某种程度的完整性来阐明较广的地理概括和较广的历史概括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大陆心脏说,并作出了著名的“世界岛”推论: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
海权论。公元16世纪以后,随着人类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航海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大大刺激了世界海洋贸易的发展,而且也促成了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濒海国家,为了大量攫取海外殖民地和海外经济利益,他们纷纷组建自己的海上军事力量。在疯狂的海上殖民掠夺时期,世界上进行的一系列大规模海战活动,为早期制海权思想的萌发奠定了物质基础。16世纪的英西海战,17世纪的三次英荷海战和数次英法海战,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震荡。英国一跃成为世界海洋的超级霸主,不仅为国家资本主义攫取了巨额资本,而且侵占了比本国国土面积大出150倍的海外殖民地。这些丰富的海战实践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海军理论的发展,为海权论的问世创造了客观条件。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美国海军战略理论家马汉于1890年和1892年先后出版了《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和《制海权对1793—1812年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等在西方世界产生强烈反响的著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制海权的概念。他认为: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安全至关重要,任何一国或国家联盟如果能够控制公海,就足以控制世界财富,从而统治全世界。
空权论。20世纪初动力飞行器的问世,在战争史和武器发展史上翻开了划时代的一页。随着航空兵器的飞速发展并大量应用于战争,战场范围从陆地、海洋扩展到空中,战争进行方式发生了由“平面”到“立体”的巨大转变,并使武装力量中增添了与陆、海军并驾齐驱的新成员———空军。空权论正是伴随着上述重大变革而产生的。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空权论思想并将这一思想运用于空军建设和作战实践的,是意大利的朱里奥·杜黑。杜黑认为,空战场不同于陆战场和海战场。“飞机在行动和方向上拥有完全的自由……凭借这一新式武器,战争的威力不再局限于地面大炮的最远射程,而可以直接达到交战国所在地方圆数百英里以内的所有陆地与海洋。”摧毁敌方的物力资源和军民意志,迫使敌人投降。
天权论。20世纪70年代,美、苏在航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航天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活动,逐步从探索实验阶段过渡到实际应用阶段。人类的航天时代开始到来。这时,与人类进入航天时代的背景相一致,反映人们开发太空、利用太空的战略思想———“高边疆”战略思想应时而生。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战略理论家丹尼尔·格雷厄姆提出了著名的“高边疆”战略。所谓“高边疆”战略,是指历史上具有不断开拓国家边疆传统的美国,今后应该在地球的外层空间即太空领域进行新的开拓,把太空领域作为美国新的国家边疆加以控制和利用。在20世纪80年代,“高边疆”战略在美国统治集团和战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被奉为美国在未来新世纪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战略。20世纪90年代前后,由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及经济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美国“高边疆”战略核心部分的“星球大战”计划的针对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普遍受到质疑,不再作为美国的国家战略。但是,“高边疆”战略的思想并没有被全部否定和完全抛弃,其基本构想,主要观点,特别是美国开发、利用和控制太空领域的“制天权”思想,仍然深深地影响并且鲜明地反映在美国以后的各种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之中。
信息权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开始从工业时代迈进信息时代。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武器装备的性能,改变了传统战争的形态。人们所熟悉的物理性空间的战争、物理性力量的战争,有可能第一次演变为信息空间的战争、演变为知识和力量相结合的战争。信息、物质和能量成为现代高技术战争的力量基础,信息已经在其中起着力量融合剂与倍增器的作用。这标志着信息开始成为决定军队作战效能和影响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一种全新的战争———信息化战争由此破蛹而出,登上时代的舞台。与之相应,一种新的战略理论也应运而生,这就是制信息权论。制信息权论是关于信息要素在战争中的地位、作用,信息化军队建设及其作战运用的系统论述,是主张信息时代“信息制胜”的一种战略理论。它是时代的产物,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伴随着社会、经济、军事领域的革命性变革,于20世纪末逐渐形成的。制信息权论是时代的产物,是各国为争夺新世纪国际军事斗争主动权而竞相推动新军事变革的结果。
制权理论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不仅带来了军事力量和战争形态的深刻变化,而且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战略思维和视野。在新军事变革的推动下,当代制权理论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新的制权理论还将不断涌现。随着高技术战场空间结构加速演变,特别是军事斗争不断向新的领域延伸和拓展,产生新的制权概念和理论势成必然。从制权理论演进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制权理论是一个动态生长的体系。这个体系,既反映着战场制权的演进轨迹,也体现着战场控制能力的发展水平,新的制权理论将随着人类战争控制力向新的战场的拓展而不断出现。
制权理论进一步兼并融合,“全维制权”论将成为制权理论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战争实践表明,随着军事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战场向更加广延的多维空间辐射,最终实现海、陆、空、天、信息、心理一体化作战,成为21世纪初军事变革的主要方向。相对独立的各战场空间不断兼并融合,其结果就是催生出多个层次的“统一场”,使得现代制权斗争一体化程度提高,多个领域的制权斗争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在作战中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形成了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和高度融合的关系。多维战场制权的延伸和融合,最终可能会产生一种“全维制权”论。所谓“全维”,不仅指陆、海、空、天、信息、心理等战场空间领域,而且指战场存在期间的所有时段、各个时节,所以也称“全时空域”。“制全维权”,在现阶段也可称作“制陆海空天信息心理权”。它是指:一方因具有超强的全能军事力量而能够在全维战场自由活动,同时阻止敌方在全维战场自由活动,其实质是对人类能够从事军事活动全部空间的控制权。通过制权能力的不断升级而最终获得的全维控制权,是追求战场绝对控制权的必然结果。
制权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夺取未来军事斗争主动权的制高点。正如许多军事专家指出的,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凡是能够最有效地从人类活动的一个领域迈向另一个领域的国家,都取得了巨大的战略优势。而要有效占领军事斗争新领域,就不能没有科学、先进的制权理论的强有力的指导和牵引。制权理论发展演进的历史也表明,新的制权理论,对战争发展和军事变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个在战史上因采取新的办法而创造了新纪元的伟大的将领,不是物质手段的发明者,便是以正确的方法运用他以前所发明的新手段的第一人。”战争发展和军事变革的深刻动因蕴含于军事技术进步和物质手段的创新之中,而它的最终实现则有赖于以战争和战略理论为骨干的军事理论的创新与突破。理论创新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促进和牵引军事技术的进步和军队体制编制以及作战方法的改革,并对整个军事领域发生深刻影响,成为军事变革的推进器和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