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劳动过程中,陕北农村妇女创造了经济方便、易于表达情感的剪纸艺术,用来装饰窑洞,美化生活空间。安塞剪纸具有古朴生动、强烈自由的风格,反映出陕北劳动妇女淳朴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热爱。安塞剪纸有窗花、窑顶花、衣物佩饰花样、婚嫁剪纸、神龛剪纸等等。形式多样,内容十分丰富,多为花鸟、鱼虫、瓜果、家禽、走兽、人物等,集中反映出陕北的劳动生活和风情习俗。
安塞现代农民画发源于陕北民间生活,由农家炕围画、锅台画、箱柜画等演变而来,是土生土长的现代民间艺术。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讲究装饰性,注重色彩效果,追求强烈的视觉印象。以构图奇美、想象力丰富、手法简练概括、用色大胆为突出特点,多用传统手法,再现出纯朴的民间气息,具有奇异独特的艺术效果和生命力。在创作过程中,多用剪纸手法,突出线条和用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和厚重的艺术美感,产生纯粹的民间色彩境界。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文化部门的精心挖掘,剪纸与农民画创作形成群体,一大批优秀农民艺术家脱颖而出,作品屡屡获奖,先后有70余幅作品获全国、全省一、二、三等奖,7幅民间绘画作品参加了法国独立沙龙美展和世界巡回展。安塞4位民间艺术家曾应邀到中央美术学院教学表演,轰动北京城。薛玉琴创作的《牛头》在1988年获全国农民画一等奖,高金爱创作的《伏虎》获二等奖,曹佃祥的《十二生肖》获三等奖。白凤莲的《六畜兴旺》、李秀芳的《端午节》参加法国独立沙龙美展。安塞县先后有12位农民艺术家获民间(工艺)美术家(师、大师)称号。1999年,安塞县民间艺术家王西安、李福安、樊小梅、孙殿珍等分别出访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使使传统民间艺术进一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目前,安塞县文化馆收集农民画千余幅,剪纸万余幅。先后编辑出版了《安塞剪纸》、《安塞剪纸艺术》、《安塞腰鼓》、《安塞民间艺术专辑》(二册)。1998年出版了《安塞剪纸》、《安塞农民画》和《安塞农民画线描》三本大型画册等。并于1999年3月将安塞特色文化上“因特网”(网址:hAtΦ:‖203.93.40249/ahsai,网号:WWW.SEI.SN.CN.203. 93. 40.229),向世界介绍安塞,让安塞艺术走向世界。
延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