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27 战斗机发展简历与主要改型区别简述(20)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我国的SU30MK是双轮结构前起落架.

实际情况上来看,我认为我国的情况比较正确.SU30MK2与SU30MK的对地攻击能力基本一样.SU30MK2的主要性能体现在高机动能力上.对于我国来说,采用SU30MK2来抢占空中优势现在完全不必要.而且要真正做到大量装备成熟技术的SU30MK2飞机还需要等5-6年时间.但是我国迫切需要的对地攻击能力,SU30MKK可以立即投入使用.SU30MKI价格贵的多,我国需要的对地战斗力却没有大很多.5-6年后,SU37与SU30MK2的高机动性能也将受到F22,JSF飞机威胁.所以购买SU30MK2系统是不值得.

在另一方面,大家可以看到就算是苏联在刚开始采用新型技术制造SU27系列时候也出现加工技术不过关的情况.根据现在许多消息证实,我国沈阳飞机厂也面临同样问题.如果引进SU30MKK包含了技术引进内容的话,那么在还没有解决SU27制造问题时就加入更困难的三翼面加工技术更加不可能.AL37FU发动机的生产技术俄罗斯也不会轻易转让.另外J10计划已经进行多年了.对于前鸭翼机构的技术储备,放宽不稳定性能设计也有一定水平.我相信这些也是导致我国不愿意化钱进口装备三翼面技术SU30MK2的原因之一.

附SU27发展简历图

SU27-->SU27S-->SU27SMK

*

*

-->SU27M-->SU35-->SU37

*

*

-->SU27K-->SU33

*

*

-->SU27IB-->SU34/SU32FN

*

*

-->SU27UB-->SU27PU/30-->SU30K-->SU30MK-->SU30MK2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0頁/共20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