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飓风式战斗机。

飓风原型机,特征是两叶螺旋桨
当二次大战爆发后,飓风作为英军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被派驻欧洲大陆,担任前线空中打击部队(A.A.S.F.)的主力。但战果大大出乎英国人的预料:1940
年 5 月 8 日至 18 日短短的十天里,飓风即被击落 250
架;在掩护敦克尔克大撤退的空战行动中,又损失了近 150
架。
飓风输得如此之惨,除了总体性能确比 Bf
109 差及数量上处于劣势外,还有其他的原因。
从一次大战结束到二次大战初期的二十年中,英军战斗机基本编队一直采用三机“V”字密集队形:长机在前,两架僚机分别在长机的两侧后方,与长机相距约
100 米。英军认为这样的密集编队覆盖的观察角最大,不易丧失队形。当多机编队时,英军以三机“V”队为单位,以同样方法编成“V”形大队。
而事实恰好相反:因为队形密集,僚机飞行员必须飞得十分小心,主要精力都放在与长机保持编队距离上,无暇注意后方;而长机则以为后方有僚机保护,大可放心。往往到已被德军战斗机咬住开火,英军才发现后面的尾巴,为时晚矣。
当作急转弯等机动动作时,英军长机得加倍小心,必须花在空战中足以定胜负的数秒钟时间提示僚机作准备。因为以如此近的间距,一不留神就会两机相撞。当大机群在带队长机带领下机动时,虽然看起来煞是壮观,但实际上却是老牛拉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