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购买者)通过其驻巴黎的外交使团向波音公司代表威尔伯•詹森(Wilbur Johnson)支付了 20,000 美圆的“使用费”。
1941 年末美国卷入二战之后,P-26
已经成为地道的飞行古董,驻扎在菲律宾的“玩具枪”部队已于 1941 年夏全面换装 P-35A 战斗机,而 12 架退休的波音 P-26
则被移交给驻扎吕宋岛巴坦加斯(Batangas)机场的菲律宾陆航第 6 驱逐机中队(由Jesus A. Villamor指挥)。第 6 驱逐机中队的 P-26A
是唯一参加过二战(此处为西方标准)的 P-26 系列飞机,驾驭它们的菲律宾飞行员在随后的空战之中表现出了可敬的勇气。1941 年 12 月 12
日,中队长维勒莫上尉在巴坦加斯上空率先击落一架三菱 G3M2 轰炸机,12 月 23 日,中尉琼斯•凯尔(Jose Kare)甚至击落了一架“零”式战斗机,尽管小有得手,面对着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占压倒性优势的日军,P-26
就像它的外号那样成为一把无用的玩具枪,1941 年圣诞节前夜,菲军最后一架幸存的 P-26 为避免落入日军手中而自行焚毁。

菲律宾陆航第 6 驱逐机中队的波音 P-26 战斗机
驻扎在巴拿马运河区的 P-26
是最后一批幸存者,美军在珍珠港事件后依然使用它们执行运河沿岸的巡逻任务,这 11 架 P-26 直到 1943
年才在被新式飞机取代并被移交给巴拿马政府。危地马拉空军装备的“玩具枪”一直服役到了 1950 年(被美国剩余的“野马”式战斗机所取代),这些的 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