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宣言
摘 要: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是弘扬中华精神、提高民族自尊的重要方面。开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是振兴西安旅游业的崭新课题。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以自己十几年的实践向世人展示了如何抢救、整合、开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唱好叫亮文化产业品牌的时代风貌,就文博业和旅游业如何有机结合做出示范。
美丽富饶的三秦大地,曾为十三个王朝撑起京都大厦的华盖,宽阔神奇的关中大道,筑起了无数英雄豪杰的脊梁。昔日灿烂的灵光,福佑了多少子孙儿女,留下了多少典籍、故事、遗物、风情。这些文化宝藏成为今日不竭的旅游资源,给三秦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秦始皇陵、茂陵、昭陵、乾陵及兵马俑,因记载着古代帝王的辉煌而彪炳史册;然而支撑大厦的关中百姓,包括他们非凡的智慧、淳朴的民风,他们在创造历史不朽过程中的生产、生活,却随岁月流逝,化为尘埃,难寻踪迹。作为这些足迹的民俗遗物、民间技艺、民风活动,我们还能见到多少?民俗文化正在消亡。现代的人们一边高唱“人民创造历史”的赞歌,一边在不停地毁灭着那些与今天生命延续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历史见证,毁灭着那些民间生活的幸存文化。岁月无情,那些凝结着祖辈智慧的石雕石刻,在在风剥雨蚀中惨遭损毁;人事可畏,那些聚集着先人才华的民居老宅,在钢筋水泥进行曲中衰败倒塌……
什么是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源头,不就是那钝重的石斧,那刻着鱼纹的陶罐,那用石头敲击出来的火种吗?从远古的文明,到今天的辉煌,真正香火不断的不正是那人们的生活、生产器物的变革和延续吗?不正是那人们曾视而不见、再不抢救保护就想见也见不着了的民俗、民风、民间艺术吗?基于对文化的热衷,陕西杰出青年实业家、陕西天都集团总裁王勇超先生,高举弘扬民族精神、抢救民俗文化遗产的大旗,率领旗下的西安灏文堂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民俗文化遗产抢救行动。他们以难能想象的执著和毅力,历经十三个春秋风雨,收集整理关中各类民俗遗物近万件,成立了我国首家大型民办民俗博物院——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一时被人遗忘的民俗文化,堂而皇之登上了大雅之堂,西安多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西安的旅游业由此诞生了新观念、新思路、新做派、新时代。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由来
1989年深秋的一个晚上,夜已经很深了。西安灏文堂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二楼会议厅里,却灯火明亮。公司的决策者们正在就征购关中地区民俗文化遗产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公司总经理王勇超神情激动地说:“民俗文化是最接近今天生活的文化现象,可民俗遗物却一直不被重视。经民国战乱、文革破坏,加上今天现代化建设中人为的摧毁,民俗遗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消亡,到了不抢救就要濒临灭绝的地步。我们是文化公司,我们必须为国家、为民族尽一份责任,为子孙后代抢救一点永不再生的财富。我决定要把关中现存的民俗文化遗物,全部收购回来。”一锤定音,从此,关中民俗文化遗物大抢救行动拉开了序幕。
三十多人,分六支队伍,在澄县、大荔、蒲城、合阳、黄龙等八个县走村串巷,与当地民众广为接触,将各地遗留下来的民俗物品,特别是如拴马桩、饮马槽、石门头、石门墩、石人、石马、石羊、石兽等石雕,还有各种木雕、木刻、砖雕及明、清民居院落、戏台、祠堂等,广为普查,造册登记。遇到精品即花重金收购运回西安。十几年来,共收集诸如此类民风民俗物品近万件,并对三万余件一时无法、无力收购的民俗物件,一一交付定金,委托保管。同时在西安书院门灏文堂文化艺术公司总部开设画廊,专门收购地方名人字画。十余年来,共收集陕西名人大家或陕籍名家的字画三千余件。通过这些收集活动,形成了民间艺术、民风民俗、明清民居、名人字画等四大系列,涵盖了民间生产、生活艺术活动的各个范畴。在整个征购抢救行动中,西安灏文堂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所付出的财力、物力、人力和艰辛,无不令人肃然起敬:出动人工累计三千多人次,先后二百多次行程共近十万公里,跑坏了三辆车,投入资金三千多万元。巨大的资金占用,天都集团不得不调动下属各成员公司的资金支持,保证了抢救行动的顺利进行。
随着收藏品的日益增多,公司开始思考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的民俗文化遗产,发挥它们的教育、教化作用,发掘它们的经济潜能。经反复研讨论证,公司决定创办博物馆,一个全新运作机制的博物馆,既有一般博物馆的收藏、研究、整理、展览的基本功能,还要将藏品优势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拥有经济增长功能。于是,开始征购土地,从最初的三十几亩到八十几亩到二百三十几亩,直到2000年在西安南五台山风景区征地570亩。规划做了一遍又一遍,规模一扩再扩,思路也日趋完善。至此,一张国内一流的民俗艺术博物院的蓝图渐渐展开。
自1997年开始,公司一边继续征集藏品,继续四处征地,一边向有关部门申请成立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尽管有关领导十分支持,但由于西安市没有审批民办博物院的先例,国家文物保护法也没有明确的相关条例,审批一直延续到2002年5月才如愿以偿。西安市文物局、西安市文化局、西安市民政局先后下达了批文。终于,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从梦想将变为现实。天都人十三年成一梦,给华夏文化抢救了一大笔宝贵文化遗产,也给西安开垦了一片旅游处女地。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宝藏
当你走进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长安郭杜藏品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拴马桩。上千个拴马桩,拥立在一起,有鬼神不惧、叱咤风云的气势。这些拴马桩大多是用渭北青石制成。或人,或兽,或武士,或神怪,胡人、汉人、满人装束不一,神态、表情、动作各异。神形兼备,栩栩如生,没有布阵,自成方圆,未闻呐喊,尽显威严。一位久负盛名的老教授观看后,不禁脱口而出:这简直就是地上的兵马俑!“地上兵马俑”,这是智者的评判,这是专家的鉴定,这是历史的结论。地下兵马俑是一个王朝的炫耀,“地上的兵马俑”,则是元、明、清时期关中民间文化力与美的化身,是中国北方近十个世纪各民族文化撞击交融的历史见证。如果说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观,那么“地上兵马俑”就是继八大奇观之后在关中地区展示的又一奇迹!
与拴马桩相媲美的还有数不清的石人、石狮、石虎、石龟,件件精工细凿,叹为观止;石门头、石门墩、石盆、石桌、石旗杆,样样精美,尽显当年富贵。尤其是堪称“国内一绝”的饮马槽,一个就是几吨重,整块石头挖凿而成。且不说当年是怎样采石,怎样运输,仅观赏外侧面各种图案的石刻浮雕,就足以令人拍案叫绝了:二百多件饮马槽,就是二百多幅石雕艺术画卷,精灵活现,鬼斧神工。养马喂马,已经不再单纯是劳动生存的需要,而是人们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的精神图腾,展示着人类的进步与文明。在石碑丛中,人们还惊奇地发现,有数块朝拜武当山的石碑,它们是如何辗转流落到关中的,抑或是关中武学之士还没送走的纪念……
走进库房,人们被眼前琳琅满目的木雕、铁铸、漆器及各种生产、生活用品所惊诧。有明代的铁盆,清代的马车、水车、风车,有完整配套的清代中晚期家具,还有满是福禄寿的窗棂门扇。打开一个个大樟木箱,呈现在你面前的是明、清时期的皮影、脸谱、服饰、鞋帽、绣品、织品。你能想到的和你根本想不到的,一应俱全。林林总总,目不暇接,少说也有三、四百个品种,二千余件。
这还不够,还有四、五十套关中老民居,已经交付定金,登记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收藏账册中。待博物院基础工程完毕,即像当年在周至迁移仙游寺一样,将它们一一迁建到博物院里,组合成二十余院风格各异的关中民居。这些老民居,大多是明清时期修建,有的保存还算完整,有的已经残缺不全。然而,历史风尘的侵蚀难以掩盖当年的华美,新旧朝代的交替,埋没不了关中人民智慧的光芒。那精美的照壁、屋檐,欲飞的屋角与错落的马头墙,那斑驳不清的雕梁画栋,都细致地镌刻着关中人民对美的追求。主人介绍,这些老民居迁建完毕后,他们还将依据史料再仿建几十院关中民居,以满足中外游客感受和体验关中民间生活之用。
尤为令人赞叹不已的要算是名人字画了。陕西地方名人或在陕有建树的名人,远到明清,近至今日,能称得上大家的几乎都能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见到他们的丹青墨宝。上到满清皇帝的谕旨,下到平民百姓的借据、房契,都能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让你一饱眼福。
王勇超先生兴奋地告诉人们,还有三万多件各类民间遗物散落在关中大地。什么东西在谁家房前,什么东西在谁家屋后,都登记在册,清清楚楚,只等博物院落成,即可以收购入库。
这些藏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长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过去被人们忽略了,今天该为它们正名,让它们彰显华彩,奉献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是这个民族发展的灵魂,而民俗是这灵魂的根。一切精神文明都依附在物质文明之上,而一切物质文明都根植于民间。民间的一砖一瓦、一锅一碗、一盆一罐的变化,都折射着一个时代、一个时期的变迁,都是人类繁衍的基石。
民俗不俗,它是生命延续的根。
民俗不俗,它是现代文明的根。
我们举双手拥抱外来文明,但我们一定不能忘记自己的根。
为了保住这个根,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除了收藏一大批民俗实物,同时还收集了陕西地方戏剧曲艺二十余种。如几被忘却的碗碗腔、道情戏、线腔戏、秧歌剧,还有急需保护发展的民间锣鼓、安塞腰鼓、社火、独角戏、何家营古乐、曲子、梆子、皮影戏,当然还少不了曾轰动京都的秦腔、眉户。
为了保住这个根,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还收集了关中名点名吃二十余种。饮食文化和戏曲文化一样,是任何博物馆无法收藏的,而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以其与生活更贴近的理念,得天独厚,填补了这一空缺。
要说独特,他们还有更独特的地方,那就是收藏了一批不是藏品的藏品——古树。为了营造博物院古朴的氛围,天都集团指派旗下企业天都绿业有限公司,专门成立科技组攻关,改写了“树挪死”的说法,攻克了古树移植的种种技术难关。到目前为止,已在渭水流域偏僻的山村,征收三百年以上的古槐、皂角树近百棵,只待条件成熟,即移植到博物院。届时,古木参天,古风习习,二十一世纪再造一个明、清园林,不是梦想是奇迹!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理念
据统计,西安每年接待的境外游客占全国的40%,而创汇收入仅占全国的2%。去年来西安旅游的36万外宾,平均在西安逗留时间不超过两天。许多外国朋友只知道兵马俑,不知道西安。难道西安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毫无魅力?难道三千年建城史、一千三百多年的建都史是假的?是什么制约了宾客的游兴?是什么使乘兴而来的游人不能尽兴而归?
“白天看庙,晚上睡觉”,似乎成了西安旅游的传统模式。
西安的旅游资源优势,究竟还有哪一块亟待开发。
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神秘的西安,给海内外展示的除兵马俑、法门寺、大雁塔以及墓葬或佛灵之外,还应该有什么?
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在前一世纪讲:“中国人已经发现了一种生活方式,并且已经实践了不少世纪。如果它能被全世界所采用,将造福全世界。我们欧洲人未能如此。我们的生活方式需求斗争,开拓,无休止的变革,不知满足以及破坏。被引导来实施破坏的效率只能在毁灭中结束……”罗素用反证方法说明了中国生活方式的和平、渐近、质朴、圆通、和谐。在这里并不是说中国生活方式不需要进取、开拓和变革,而是说,罗素告诉我们,外国人在中国希望体验的是什么。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以全新的建院思路,大胆地打破传统开办博物馆(院)的做法,决定将博物院完全建设成一座以唐代建筑为龙头,明清建筑为主体的明清园林式博物院。用展品实物营造历史氛围,用明清民居增强真实效果,用古树点缀古朴风貌,用大量的民间风情、民间艺术活动来渲染生活气象。展品、园林、行为三位一体,倾心打造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关中民俗艺术品牌,荟萃关中地区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使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成为品位高,参观、参与性强的民风民情民俗大观园。
回首历史,英法联军一把罪恶的火烧毁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它代表着中国园林的一个神话,一个顶峰。能不能再现圆明园的精粹和风采?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决策者们又一次向世界奇迹发起了冲锋,他们要把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建成今日西安的圆明园。
“地上兵马俑,西安圆明园”,中国将为之瞩目,世界将为之喝彩。
“地上兵马俑,西安圆明园”,这是民族艺术和精神的完美结合。
今日的圆明园是游客的天堂。在这个规模宏大的古典园林里,不仅要陈列数以万计的民俗、民间艺术的历史遗物,还要复活如陕西地方戏曲表演,唐、明、清各代婚礼,唐、明、清各种宾宴,古代推拿沐浴,陶泥制作坊,编织刺绣坊,剪纸工艺坊,织布印染坊,乐坊,唐代马球表演,传统灯会,庙会,社火。还有传统小吃街,古玩一条街。游客入园,有实物参观,感悟历史的幽情;有园林览胜,享受古典园林风雅;有戏看,有曲听,有古街逛,还可以去各种作坊试上一把。完完全全置身到古老的过去,超越时空,在人与时代、人与自然的和谐中,以参观、参与的方式,了解、体验和感受古代关中地区人们悠闲、丰富、朴实、恬静的生活模式。在这种古朴、幽静、精美、舒适,具有古代东方神韵的关中老民居住上几天,享受这无边的明韵清风,享受一种纯粹的古典式服务,别说外国人,就是中国游客,也抵挡不住诱惑。这正是关中独有的文化底蕴、民俗风情的真正魅力所在。
不仅如此,博物院还将为陕西当今地方名人建立文化名人院,为他们举办笔会、文化沙龙提供场所。同时名人院又是收藏各位名人作品的地方。这种努力,使人们崇尚名人、走近名人有一个最佳场所,给活着的人树碑立传,向全社会表明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尊重名人、尊重贡献、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价值理念。博物院改变了“盖棺论定”的做法,让活着的名人成为博物院的一景。
打破博物馆(院)沉闷的传统格局,注入生机勃勃的行为效果,直接演绎历史,演绎生活,以此带动旅游大产业,让博物院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带动一方经济的兴盛。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给文博事业带来了新理念。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给旅游业带来了新概念。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给西安的经济模式带来了新观念。
“中国西安,西部最佳”。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将成为一道“最佳”的风景线。
结束语
西安把机遇给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让她从十几年的沉默中脱颖而出,从此,古都旅游业因为有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将焕发出勃勃生机。
“地上兵马俑,西安圆明园”,标志着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自起步始,就站到了行业的前列,造就的是国际大品牌。
相信今天,相信未来,相信成功属于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作者简介:刘美红,1956年12月出生于湖南岳阳,陕西师大中文系毕业。陕西天都集团副总经理。)
刘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