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4月4日)
继续发展经济,是一切建设的根本。
全部经济建设中,农业第一。我们的目标:一、增产粮食,争取3年内达到普遍足食。并年年有备荒余粮;二、增产棉花,争取3年内达到棉田40万亩,每亩平均产量10斤;三、发展牧畜业,尤应切实有计划地发展养羊业,使产大量皮毛;四、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种有利的副产,如油类、果树、蚕桑、蜂蜜、糖萝卜、烟叶、线麻、苜蓿、药材、山货等,以活跃农村经济,避免“谷贱伤农”现象。
发展农业的关键在于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和巩固农民生产情绪。因此建议:一、继续推行各种自愿的农业合作运动,从具体需要出发,从小型着手,切实纠正强迫组织,以实例说服农民,使农业劳动力逐渐达到大部分组织起来;二、努力改进农作法与农业技术,加强试验农场,推广良种,研究和改良农具,着重多耕多锄、施肥积肥、防治病虫害、改进植棉打卡、兴修水利、植树护林等,以提高农业生产率;三、研究改良畜种,特别是羊种,改良牲畜尤其羊子的饲养管理,加强羊牛的防疫治病等,使牲畜尤其羊子得以繁殖;四、坚持移民政策,贯彻优待移民法令,改进移民方法,各地政政府应有计划地组织与安置移民,建厅应逐步利用机关部队遗留的土地窑洞等有计划地建设移民新村,以便扩大劳动力与耕地面积;五、坚持改造二流子政策,帮助组织并抓紧检查其生产情况,看恶习深浅决定给以更多的强制或给以更多的教育,切实纠正时紧时松的工作方法;六、实行复员,废止抗战义务动员,逐步减轻民负,节约民力;七、有步骤地推行农业累进税,并在实践中巩固长处,修改短处,以稳定农民生产情绪;八、彻查减租交租情形,贯彻减租交租法令,重订(没有重订过的)租佃契约,以稳定东佃合法关系;九、今年春荒在部分地区颇为严重,尤宜亟谋救济,使不妨碍生产。
其次发展工业,增加工业必需品生产,并使农业生产工具获得若干改良。我们的任务:一、继续发展家庭纺织业,经过广大农妇,把边产棉花变成边产布匹。二、巩固某些有利与有前途的主要公营企业,如石油厂,争取一二年后能生产原油5万至10万桶;如毛纺织厂,争取二三年后能年制25万斤毛的成品和5万张皮的成品;如火柴厂,争取超过现有4倍以上的产量;如肥皂厂,争取年产40万条。三、一般公营企业的性质由供给性改为营业性,仍以手工业为主,但尽可能争取机器装备,并建设机器修理制造厂。四、继续支持有利可图的私营或合营企业,如纺织、丝织、陶瓷、漂染、造纸、制革、制萝卜糖等,以及制造日用品或便利出口的农业副产品。
发展工业的关键在于资本与技术。因此建议:一、在资本方面,继续帮助民间游资转入有利可图的私营或合营企业,尤应尽可能争取边区外面的资本来到边区来从事有利可图的工业建设,他们可以单独经营或与政府合作经营,都给以法律的保障与可能的协助。二、在技术方面,继续发扬职工的创造性与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求得改进,同时尽可能争取边区外面的各种科学技术人员到边区来参加工业建设,他们来后,都给以必要的优待。
合作社的总方向是供给必需品、推销土产与扶助生产,但每个合作社的具体业务,则须根据群众需要与本身力量确定之,并继续克服单纯追逐红利的倾向。现有三类合作社。一类是经济和群众都有相当基础,应即确定中心业务,在继续巩固基础下逐步发展;二类是业务为客观所需要,但经营不好,因之群众基础不多,应首先调整干部,改进经营方法,确立信用,扩大群众基础;还有第三类合作社,经济濒于垮台,群众中已失信仰,应即号召社员彻底清理,决定存在或解散,并向他们承认错误。
金融贸易事业,将配合和协助整个经济建设的发展。贸易部门应扩大土产经营,以现有资金60%为之;扶助公私工业的发展,以现有资金40%为之;并在上述经营方针下扶助合作事业。金融方面力谋逐步稳定,使物价亦能渐趋平稳。
机关部队的自给生产,是解放区的创造,不仅有助于人民负担与财政负担的减轻,而且是消灭官僚架子的有效办法,必须继续坚持。目前抗日战争虽告结束,财政仍极支绌,此项生产尤宜加紧,不可放松。
关于发展经济的主要任务与办法,大概就是这些。
为胜利地实现建设任务,还必须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全国和平要有确切的保障,就是要有全国的-民主化以保障全国的永久和平。但是我请求大会注意,到今天为止,反动派仍在公开地和秘密地进行推翻停战协定和整军协定,扩大内战,进行推翻-协商会决议,坚持专制独裁。我建议大会向全国人民和一切民主人士表示,我们将同他们一起,共同反对这种反动勾当,为中国的和平民主奋斗到底。我更建议大会代表边区人民请求蒋主席立即撤销对边区的包围与封锁,平毁碉堡线,取消特务机关,恢复贸易自由与人员来往的自由,并保证以后不再发生侵袭边区的事情;请求蒋主席实践-协商会议的一切决议与和平建国纲领,实行政协会议关于宪法原则的决定,以实现国家民主化的诺言。
最后,我请求大会,请求全体代表们号召全区军民与公务人员积极行动起来,为实现进一步建设边区的任务奋斗。
*本文是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1946年4月4日在边区第三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二部分今后三年的建设任务的第一节《经济为本》和报告的结束语。载1946年4月9日《解放日报》。
林伯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