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冲锋手枪史(9)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柯尔特二战时研制的.38超级口径的冲锋手枪之一,采用金属制的枪托,前握把和枪口制退器,这一型号已经是比较完善的设计

柯尔特的快慢机是前后滑动式的,并有防滑齿不过,改装1911式冲锋手枪的故事仍在继续。

二战结束后,大量的1911式手枪作为剩余物资被美国政府处理出去,其中主要的接受者之一是菲律宾的军队和警察。独立后的菲律宾政局一直动荡不安,所以有许多地下兵工厂生产土枪,或把原本是半自动的武器改装成全自动武器,菲律宾当局偶然能缴获到一些改装成全自动的1911式手枪。

无论是莱曼的改装枪、柯尔特公司的试验型、还是菲律宾地下工厂的改装枪,这些1911式冲锋手枪能达成全自动功能的具体方式各不相同,不过原理就大同小异。一是利用原来的单发阻铁,加装一组快慢机零件,当套筒复进到位后通过这些零件让不松开扳机就能直接释放阻铁;二是在击锤上增加一个缺口,加装一个连发阻铁和快慢机。

今天,1911式手枪发展出更多系列的衍生型,以现代的技术,如果要设计出更完善的1911全自动型并不是很困难的事,但不再有人这样做。最大的问题是冲锋手枪的存在价值本身就有许多争议,冲锋手枪在全自动射击时都存在着难以操控的问题,不适合未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使用。这是由于枪的重量太轻,而且冲锋手枪的射速通常较高。即使像前苏联研制的斯捷奇金APS装有减速器,但如果没有接驳上枪托来辅助,点射时的散布也是非常大的。即使像莱曼和柯尔特的设计那样加上枪口制退器、前握把和枪托,也是只能用于极近距离内的火力压制。所以如果再设计出1911式冲锋手枪,除了打起来好玩之外,并没有其他实用意义。

第一頁    上一頁    第9頁/共11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