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径:9×19mm Para

比利时FN公司的勃朗宁“大威力”手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手枪之一,曾被多个国家的军警所装备,也受到许多枪械收藏家的喜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稍有一点手枪知识的人,没有不知道勃朗宁“大威力”手枪的,而且其在FN公司的手枪系列产品中的地位至今也无法撼动。在“大威力”手枪成功的阴影下,导致FN公司近年来推出的新手枪无论名声还是市场都无法获得成功这样的尴尬局面。《轻兵器》杂志曾经在1990年代初进行了一次由读者投票的“世界十大著名手枪”评选活动,而勃朗宁HP手枪在该活动中荣登榜首。
该型手枪的正式名称就叫做“大威力”,但称呼也很多,例如经常被简称为“HP”(Hi-Power或High-Power,在下文中,为了偷懒我将主要使用HP来称呼)或“GP”(法语“大威力”Grande Puissance的缩写),由于最初在1935年推出,也经常称为“P-35”或“勃朗宁HP35”,GP35或1935型,据说当年还一个绰号叫做“九之王”(King of Nines)。在比利时和爱尔兰,有时又被称为“BAP”(勃朗宁自动手枪Browning Automatic Pistol)。该系列中推出后就一直被改进,因此产生了许多型号,但整个系列都可以统称为“大威力”。
不过虽然叫做“大威力”,但其实这种9×19mm派拉贝鲁姆口径的半自动手枪的威力无论在现代还是它刚推出的年代都不算是威力最大的手枪,该枪之所以被命名为“大威力”,据说是由于该枪所采用的双排弹匣能携带13发弹,再加上膛内的1发,总共14发的容量几乎是同时代其他手枪(如卢格手枪或毛瑟1910手枪)的两倍。此外虽然乔治·卢格设计的9×19mm派拉贝鲁姆手枪弹的威力比不上.45ACP,但在不流行.45ACP的欧洲国家内,这也算得上是大威力的手枪弹了。但是除了这些理由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忽悠法国人。
在1920年代初期,法国陆军决定要采用一种新式的半自动手枪,他们对这种新式手枪的要求是:配用可卸式弹匣、容弹量至少10发、外露击锤、有手动保险、坚固耐用、容易分解组合、50米内能致人死地。对这种未来的新式手枪,法国人给了两个称呼,“大容量”(法语Grand Rendement),或是“大威力”(法语Grande Puissance)。由于对新式手枪的招标不限于本国企业,比利时FN公司也决定参与进来,根据这些要求,FN公司认为9mm口径或更大的口径会比较适合,弹头应该重约8克,而枪口初速350m/s,武器全重要控制在1公斤左右。于是FN公司便委托著名的枪械设计大师约翰·勃朗宁按照这些要求来设计一种新手枪。
在这以前勃朗宁已经成功地为美国陆军设计出.45 ACP口径的M1911式手枪,但由于该枪的专利已经卖给了柯尔特公司,因此现在勃朗宁必须绕过M1911的专利来设计一把全新的手枪。在1922年,勃朗宁设计出了两种采用不同原理的原型枪,一种采用自由后坐式原理,另一种则是枪管短后坐的半自由式原理,这两种原型枪均采用新设计的双排弹匣,这样就能使弹匣容弹量超过10发而又不至于让弹匣突出太长。有一个细节需要说明一下,虽然当时勃朗宁已经为FN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不过他的工作室还是在美国犹他州的奥格登,所以在1922年的时候,勃朗宁是在美国的土地上为比利时FN公司替法国陆军设计出这两支原型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