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T65步枪(6)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美国在1983年采用M16A2代替M16A1后,台湾也开始寻找新一代的步枪,当时曾有传言将装备FNC。但台湾军方经过考虑后,最终还是决定参照M16A2的发射模式,改进T65步枪继续使用。新枪在1986年完成原型枪试验,并命名为T65K2。

T65K2基本上维持T65的结构特征,但增设了三发点射控制机构,实现的方法与M16A2相同,是在击发机构上增加一组点射棘轮,因而也遗传了M16A2点射机构的缺点——如果点射时过早地松开扳机,下次再扣压扳机时,只能打出1、2发弹。但M16A2的点射控制机构并不带有全自动功能,而T65K2则同时带有3发点射和全自动功能。但快慢机柄的转动角度达270度,单手操作会很难拨到全自动档。

此外,T65K2还改变了膛线缠距,使之发射新型的TC74步枪弹(SS109规格的5.56mm弹)。在T65K2上的其他改变还有:增加提把,提把右侧增加一组固定夹具,方便安装瞄准装置(注:在外观特征上,T65和T65K1都没有提把)。枪托、护木和握把用绿色涂装,增强步枪的伪装性。消焰器上有8个泄气小孔,起制退作用。

T65K2在1987年提交部队使用,除了被台军装备外,还出口到一些南美洲和非洲的第三世界国家。据说T65原本有许多遭到诟病的问题多是生产质量低和材料技术差所至,此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使用的士兵保养不妥。联勤205厂为了提高T65K2的产品质量,专门引进冷锻机械等先进设备来生产,并向欧美订购枪管钢材,又严格控制生产质量。不过在多年来的使用中,仍然是从部队的反馈中发现存在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毛病,例如上护木的固定螺栓经常脱落,后来又重新设计了护木的固定形式。

在T65K2的基础上,联勤又推一些衍生型,包括在1990年代前后研制的短枪管的突击型,其长形消焰器的特征系仿照美国的XM177E2。在1995~1996年间又研制了T65K3,改进了活塞系统、击发机构和复进/缓冲装置,并把枪管略为缩短。T65K3虽然没有获得采用,但其一些技术后来被T86继承。另外还有一种枪管封闭的T65K2教学枪。

第一頁    上一頁    第6頁/共14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