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个留一手”:看作家林斤澜如何逃避“反右”(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学’”,这让林斤澜又哆嗦了一段时日。庐山会议之后“反右倾”,田家莫名其妙被当作“白旗”拔掉了,“发配”陕西,“文化大革命”中被整死了。

不写“后记”不写“序”

林斤澜说:我十多岁就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人间世故还是见过的,我写过一篇散文《籀》,拆开了就是“个个留一手”。从那次评论文章一直到“文革”,我只写了一篇小说,“文革”十年,我完全搁笔,一个字都没写。我在“文革”前出的集子,统统没有“序”,也没有“后记”,不请人写,自己也不写,就这么秃着,免得被揪。

历次运动,我基本上都是平安度过的,我还真没有揭发过谁。绝对没有为表态批判过谁——不仅是反右,所有运动,包括“文革”,我都没有。当时写文章,或因响应号召,靠拢组织;或因认识不清,上当无奈,都可原谅,都应由时代去负重要责任。

反右时,不止一只眼盯住我,我的压力确实不小。他们要我必须表态。《北京文艺》的编辑周雁如是好心人,我就好好跟她说:“我的确跟邓友梅、刘绍棠很密切。正因为密切,我就不能一般表态,要写得深刻一点。允许我好好想,好好考虑。”周雁如就放松了。我就想:对不起,跟你打太极拳了。我就是拖,拖。我知道,新的政治风浪很快就会过来。果然,大跃进来了,《北京文艺》改头换面,满纸歌颂了。(《青年周末》第161期)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頁/共2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