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脚将军率英军突围 海上突围惊心动魄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几年前,一家英国报纸刊登了海军老兵巴迪·哈德的一篇回忆文章。文章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941年圣诞之夜的惊险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中国海军少将陈策。多年后,这位被英国政府授予“大英帝国爵士”称号的“独脚将军”率英军突围的传奇经历,依然被人津津乐道。陈策宁死不当俘虏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8日,日军投入海陆空力量发动了对香港的进攻。英军在香港的防御力量极其微弱,只有28门大炮、6架飞机和少量小型舰艇,人员包括英国、加拿大、印度等国部队在内共1.5万人。然而,港英当局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认为英军能坚守香港6个月,因而没有与国民政府积极配合,致使增援香港的中国军队无法按期到达,英军陷入苦战。

战斗打响后,国民政府驻港特派军事代表、海军少将陈策,号召在港中国军民积极抗战。这位因追随孙中山而失去左腿的“独脚将军”,联络中国驻港各机构,成立了“中国各机关驻港临时联合办事处”,协助港英当局,维持社会秩序。可是,仅仅过了18天,英军就支撑不下去了。12月25日,香港总督杨慕琦接到了英国政府“放弃抵抗,向日军投降”的命令。

陈策获悉英军将要投降的消息后,立即召集中国各机构代表开会,研究对策。会上,陈策坚定地表示:“如果我国援军不到,香港一旦陷落,我宁死不做日本人的俘虏,决定冒险突围。”他从口袋里取出护照,用笔写下“不成功则成仁”6个字,又分别给父母和妻子写了遗书,吩咐弟弟陈籍带回家乡。随后,他将突围决定通过电话告诉杨慕琦。杨慕琦十分赞同陈策的主张,并把仅有的5艘鱼雷艇交给了他。

下午3时,英军远东情报局局长麦克道格尔、助理罗斯、空军少校参谋沃克斯福德等十多名军官相继赶来,跟随陈策一起突围。另外,响应突围的还有来自陆、海、空三军的50余名英军官兵,他们乘坐5艘鱼雷艇,冲破日军封锁线,直驶鸭脷洲盟山背停泊,等待陈策的到来。其中就包括07号鱼雷艇上的艇员巴迪·哈德。一小时后,当获悉杨慕琦已驰往九龙向日军投降时,陈策立即下达了突围命令。

海上突围惊心动魄

12月25日下午4时,陈策率领英军军官及中方人员共10余人,前往香港仔海滨。他们登上一艘汽艇,准备驶往鸭脷洲。当天天气晴朗,海上一览无余。汽艇刚刚驶出不到半里,就被驻扎浅水湾西角的日军发现,他们用机枪猛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頁/共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