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某一天父亲会突然归来。
此刻,我无心谈论影片的艺术成就。我只想说最深印入脑际的几个镜头:一是苏联红军入侵,把红白二色的波兰国旗对半撕开,红的一半,当红军标志高挂,白的一半,当裹脚布缠在脚上。二是苏联红军要波兰女郎安齐斯卡在“卡廷屠杀是德国人干的”证明书上签名,遭拒绝,红军军官威胁:你不想在自由的波兰生活吗?你觉得生活是无法忍受的吗?安齐斯卡说:德国人这样责疑我已经五年了,而你们只有五分钟,红军军官说:好吧,我们可有更多的时间。三是女郎为被屠杀于卡廷的哥哥做了一块墓碑,想暂时寄放在教堂而未被允许,因为上面刻着:某某1940年4月6日被杀于卡廷——暴露了苏联红军屠杀的真相(因为苏联咬定屠杀发生在1941年的纳粹之手),结果好不容易做成的墓碑被红军粉碎了,因为制作者散布了“虚假的日期”!四是片尾四分钟长度的波兰军官被集体屠杀、掩埋的镜头:推土机把泥土堆满银幕,然后画面呈现一片黑暗,恰似观众也被埋进了土里。黑屏持续了整整一分钟方才出现字幕。
这是影片对死难波兰军官们的深深默哀,也是二万零八百五十七位亡灵冤沉地底、欲哭无声的象征……(这样独特的艺术处理,我只在《列宁的故事》中见过:列宁逝世银幕上出现了一大段的黑屏。当年观众误以为片子断了,场内一片嘘声。)
我在沉郁中看完《卡廷惨案》,默默打开窗户透气。
窗外,夜空里弥漫着的,尽是馥郁的春的气息。
贝利亚,卡廷惨案的罪魁祸首?
卡廷惨案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
惨案发生半个世纪后的1990年4月,塔斯社宣布:“苏联方面为卡廷悲剧深表遗憾,这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之一。”公布被杀波兰军官的总数为“约一万五千人”;而实际数字是二万零八百五十七人。戈尔巴乔夫当时说,是“最近找到的一些文件”才“令人信服地证明”波兰军官“成了贝利亚及其帮凶的受害者”。而事实是:戈氏早就知道这一往日的秘密。有关卡廷材料被装在一千五百个纸包封存于档案库,并企图销毁。
对惨案责任人,戈尔巴乔夫正式发表的声明指出:拉夫连季·贝利亚是卡廷悲剧的参与者。甚至在波、德、俄三国合拍的电视专题片《卡廷案件》中也扯谎说:“对二万零八百五十七名没有犯罪的人执行枪决的命令是拉夫连季·贝利亚向斯大林提议的……内务人民委员部认为有必要对他们处以极刑——枪毙。”给人的印象似乎斯大林等领导仅仅是“在贝利亚拟定的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