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北疆游记(二)
—喀纳斯见闻
……续前文
(二)喀纳斯见闻
8月20日
经过50分钟的飞行抵达阿勒泰机场,机场堪称微型,伊宁机场与之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甭指望机场有班车去市区或喀纳斯,就连卫生间也要到机场去找。和前日在伊宁出机场一样,只去了趟卫生间回来,一同下机的乘客都不见了,这些人是通过什么方式离开机场的,一直想不明白。在停车场找到了唯一一辆出租车,先问问价钱,到市区30元 — 与攻略相符,去布尔津或喀纳斯则高得离谱了,很显然司机是阿勒泰市内的,不愿跑长途。谈价期间四周围拢过来七、八个司机(就是不知他们车停在哪)表示愿去布尔津或喀纳斯,价钱分别是200元和800元,没有商量。攻略上的布尔津120元根本就不行。没关系,按原计划去市区坐班车。
机场到市区的路上有一段雅丹地貌,虽不能称为景,但很漂亮。来不及更仔细的欣赏,车已进了市区,到团结路车站轻松买到了12:00去布尔津的班车票。离发车还有20分钟,随便在站里溜达溜达,见许多长途出租车在排队等客,它们是站内管理的,乘坐应该可以放心。过去向一个司机小伙儿问了下情况,得知他们是拼车运营,4-5个乘客拼成一车,坐满即走,到布尔津20元/人,到喀纳斯60元/人,这在攻略里未见提到。几个司机极力劝我们坐他们的车去喀纳斯,其实这应该是从阿勒泰去喀比较理想的方式,但考虑到已经买了班车票,而且事情来得突然,还是作罢了。班车即将发动之际,跑上来一个大汉直奔我们走来并开口问道:“你们是不是去喀纳斯?”我们既不是名人,脑门上也没写着,这位老兄怎么知道我们的行程?一时诧异之极。大汉自我介绍叫王彬,是布尔津的司机,刚才到阿勒泰机场送人,恰好看到我们正在和那些司机们还价,没来得及和我们对话,于是追到这儿想送我们去布尔津乃至喀纳斯,可惜又晚了一步。和他聊了几句,拿得到的信息与攻略对比,觉得此人比较可信,于是准备到布尔津包他的车,王彬则连忙到站外钓几条鱼(拉客)赶回布尔津以等待我们的到来。
车子离开阿勒泰向布尔津驶去,沿途是大片盛开的向日葵,艳丽的金黄色在阳光下非常漂亮。车子经停一个小站,名叫“阿拉哈克”,小得可爱,但“五脏俱全”,上来几个去布尔津的哈族老乡,在地广人稀的新疆,这可能是出行方式中不多的几种选择之一。一个半小时后到达布尔津,站内外很多司机过来揽活,王彬也已在那守候了,这个季节生意不是最好的,有活当然不能丢,看得出来王彬对我们很在意。已近下午2:00,简单地在站旁边的维族快餐馆吃了一碗拌面(8元)充饥后,在站前小卖部买了一大袋食品准备带到喀纳斯吃,因为攻略上说那边物价非常高,不过事后看来这样做意义不大,因为喀纳斯地区晚上很冷,不吃些热的东西很不舒服。
驱车前往喀纳斯,过了著名的额尔齐斯大桥,景色渐入佳境。一望无际的草原尽头是天空,仿佛脚下的路通往天边,蓝天、白云、绿草、牛羊,一路风光无限,觉得即便不去喀纳斯,只在沿路观光也是好的。前方一片地势平缓、绿草茂盛的开阔地带,使人眼前为之一亮,王彬停下车建议我们过去看看。当地人不是傻子,早已把这用围栏围成景点,名曰“阿贡盖提草原游牧园”。园内有草原石人,在外边就可远远看到,门票就不省了,只站在围栏外拍了几张照片。半途景色已如此美丽,而更佳的景色还在前方,那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不禁对喀纳斯又多了几分期待。车子经过禾木岔口,进岔口便是去禾木的方向,那是我们后天的目的地。一辆警车横在岔口中央,没太在意,没想到它预示了我们后天去禾木的大麻烦。车子终于到了贾登峪,与王彬告别,购票进景区。期盼已久的喀纳斯,我们来了!
看消息报道说,当地出于生态保护的目的,喀纳斯景区的大门去年已移至贾登峪,景区内的宾馆也全部迁出至贾登峪,社会车辆禁入,游客一律乘坐环保大巴进入景区。如今贾登峪已是宾馆林立,植被破坏得不清,令人怀疑是真正的生态保护,还是拆东墙补西墙。坐上环保大巴沿喀纳斯河边公路逆流而上,伴随着车上导游小姐的讲解,经过梦境般美丽的“三湾”(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再换一趟车到达湖区,费了不少周折找到事先预定的建苑山庄。建苑山庄就在颇有些名气的环湖山庄后身,一片湿地上建有木板搭起的小路,几座可爱的木屋,很有些山庄的氛围。
放下背包,迫不及待地向湖边走去。按照路标穿过草地,眼前只有密布的冷杉林,哪里有湖的影子!上了栈道,穿过树木,行约百米便到了湖边,真可谓一叶障目,不见喀湖。喀纳斯湖为南北狭长走势,两侧高山耸立,景观独特。湖水呈靛蓝色,宛如纯洁的少女,清纯秀丽。我们一家欢呼起来,这就是不远万里欲一睹其芳容的喀纳斯湖。栈道沿岸铺设,不知终点所在,漫步其上,欣赏着眼前的湖光山色,疲劳被新奇、舒爽的感觉所取代。
不觉来到漂流的地方,儿子强烈要求下水,于是派LP陪儿子下湖漂流。漂流价格不菲,200元/人算是高消费了,省下一份钱,也好一个人在湖边多待一些时候。LP、儿子换上了漂流服,帅气得很,同船是由乌市某公司陪同的两个北京客户,算是遇到了老乡。皮筏在两个掌船儿小伙的吆喝声中顺流而下,一会儿便不见了踪影。已近黄昏,游人所剩无几,湖边除了水声再无其它杂音,太阳也逐渐落到山的那一端。独自坐在湖边,心静如水,享受这难得的时刻。忽然想起水怪,四周无人,有没有运气看到它的身影,亦或被它从水里冲到岸上发动袭击,人在寂静的时候总免不了遐想。本想好好地坐在湖边多发会儿呆,可是不消片刻就有成群的小虫飞来骚扰,无奈只好以走动的方式避开它们。

(喀纳斯漂流)
从湖边上到环湖停车场,见一处山庄之类的建筑仍然在建,地上的植被面目全非,心中很不舒服。再看不远处仍在营业的环湖山庄等几个宾馆,所谓的环保喀纳斯、宾馆全部迁出云云是要加个引号的。天已擦黑,经过一番苦等,与归来的漂流勇士母子汇合。两位勇士去年曾漂流过湘西的猛洞河,也算是见识过的,这次对喀的漂流仍然赞赏有加。该漂流为三级漂流,是漂流中的最高级别,档次较高。漂前个人衣服全脱,换一次性内裤,着专用漂流服,双舵手橡皮筏,中途专业拍照留念(免费),下船后可洗热水澡,穿回个人衣服,专车送回码头,200元还是物有所值。
回到住处,得出空来看看建苑山庄。这是建设银行投资建造的度假村,一排木栅依山势及松林围出一块小广场,几座小木屋坐落在其一隅,那是接待处及餐厅。房间除了一个蒙古包外,其余均为清一色的房车。十几辆房车并排停放整齐气派,每车两个房间,设施按三星标准间配置,但空间较小,有电视,晚上定时供应洗澡热水,配暖风机(因为夜里很冷)。餐厅的菜价如意料之中的奇贵,原因之一是原料来自布尔津。点了上汤白菜(22元) +西红柿鸡蛋(18元),米饭8元管饱(5折)L,全素宴,至于肉嘛,一来太贵,二来汉族做法,没新意,还是免了吧。也许是饿了,这顿饭吃得特别香,应了那句话:平淡才是真。邻桌是一个十人大桌,大人、小孩坐得满满的,大鱼大肉应有尽有,粗算了一下至少800元,不过不需付钱,听谈话是建行内部的关系,不知又是什么特权。
晚上住在房车里,这时外面的温度已降至10度以下,打开暖风,一家三口躺在床上,看着电视,聊着天,其乐融融……
8月21日
早上7:00闹钟响起,好冷啊!冷水洗漱完毕,磨磨蹭蹭出门来到环湖停车场已过了8:00。原打算去神仙湾看晨雾,但刚走了一趟班车,估计时间可能来不及了,于是直接坐车去总库,再转车上观鱼亭 — 那是观湖的最佳位置。大批的旅游团此时陆续到来,上观鱼亭的班车要排队上车。终点的位置在半山腰,登亭还需再上1400级台阶。与以往登山不同,儿子一马当先抢在最前面,也许是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风景让他兴奋。虽然时间尚早,但沿路已是游人如织,到达山顶,观鱼亭内更是人满库患。站在亭中,放眼望去,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两侧耸立的连绵高山围成的湖形成如少女曲线,那就是著名的喀纳斯六道湾,靛蓝色的湖水平静如镜,蔚蓝色的天空光洁如洗,远处的雪山在朵朵白云间若隐若现,好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再回首,见喀纳斯河蜿蜒而去,小小的鸭泽湖像一面梳妆镜平放于地面,几只雄鹰在空中盘旋,又是另一幅美景画卷。赞叹之余用相机记录下眼前美景,谈到拍照,每个人的理解各不相同:上山途中,听到两个女孩的对话,其中一个对同伴说:这么美的景色,要记在脑子里,根本不要拍照;下山途中听一个女子对着他老公抱怨:你来这不照相,那不是白来了,将这些事讲给LP、儿子听,赏景之余,多了开心一笑。

(在观鱼亭上看喀纳斯湖)
下山回到总库,换车去白哈巴一日游车发车站蓝湖餐厅。餐厅院内摆着一张小桌就是售票点,一日游150元/人,售票员收钱后只是在一个本子上记了一下,没有任何票据,小孩也不打折,完全如黑车一般。刚发走的一辆车上还有空位,售票员用对讲机把那车又喊了回来让我们上车。车上的几十位游客主要由两个团队组成,一个是由漂亮女孩导游带的北京团,另一个是由广东口音的小伙儿导游带的广东团,只有我们三个散客。上车后和周围的人闲聊天,他们对我们如此之远的自助游表示惊异及不解,我们则对他们跟团囫囵吞枣游表示“同情”。经过边检、办证、购门票(60元)等手续后,大巴沿喀白公路驶往“西北第一村”白哈巴。
约1小时后到达白哈巴村口,所有乘客下车,不是还没进到村里吗?只见几十辆“花枝招展”的马车已在村口等候,原来是坐马车进村,这也是那60元门票的一种体现。一辆辆的马车载着游客鱼贯进村,我们的车夫是一个长得很帅的哈族小伙,憨憨的样子,可惜不懂普通话,没办法与他交流。白哈巴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北方小村,但因其紧邻边境的独特地理位置及美丽的自然景观,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我们作为普通的游客,观其表面而已。村中只有一条渣土路铺就的干路,路两侧是一排排鳞次节比的木屋,村后的山坡上如今架起了中国移动的通讯塔架,使村子与现代文明同步。村中十分安静,除了几个小摊贩外再看不到其它村民。想在村中方便一下,在木屋后排有一个木制简易公厕,卫生状况着实让人领教了一回。
半小时后大巴开进村,接上我们去参观界碑。车子穿村而过向边境线驶去,经过有“西北第一哨”美誉的白哈巴边防哨所,停车边检。大巴停在哨所前的小广场上,女导游下车办边检,男导游则在车上给大家做“边防教育”,主要提示两点:不能下车走动,不能拍照。下车目标太显眼,但拍照恐怕就不那么好控制了,众人不顾导游的警告,纷纷隔着车窗举起相机对着哨所按快门。边检时间蛮长,期间见一辆越野车开到了哨所门前,几个游客模样的人从车上下来,旁若无人地在哨所前拍照,之后又进到兵营并登上瞭望塔参观 — 显然是关系户了。哈,又见到了一次特权!从哨所前行约一公里便是界碑,这也是我们新疆之行第二次来到边边境线,村子离边界竟这么近,无愧“西北第一村”之名。与霍尔果斯口岸状况不同,此处是一个高地,高地前的悬崖划分了中哈边界,边界那端是一条几乎与喀纳斯河一样美丽但更加宽阔的大河,周边水草丰美,在边界划定上,不明白为什么吃亏的总是我们这方。

(西北第一村-白哈巴 和 西北第一哨-白哈巴哨所)
短暂的停留后,随车子回到村里,这时发生了点情况:因为车上有两个团,北京团要直接回喀纳斯,而广东团则要在村中吃过午饭再回,由于事先并未协调,致使双方争吵起来,矛头直指两个导游。只见A团游客质问B团导游,B团游客训斥A团导游,虽几经协商,广东团甚至提出由他们出钱请北京团在这吃饭,最后还是不能达成统一;广东团员耐不住性子纷纷去吃饭,使得木已成舟,想走也走不成了。北京团的怨气逐渐升级,其中一个更年期的北京妇女,更是蛮不讲理,一口京骂,喋喋不休,尽显其低劣素质,丢尽了北京人的脸!我们则渔翁得利,巴不得在村里多待一会,以便对得起那每人210元的一日游费用。趁大家吵架期间,到村中央那个几摊前吃起了烤羊肉串。小摊还有蒸洋芋(土豆)及哈族的炸散子等零食,LP买了两个蒸土豆来吃,不需蘸作料,入口甘绵、味道鲜美 — 美食小吃要善于挖掘才行啊!回车上向正在那运气的北京游客们推荐,于是众人纷纷奔向洋芋摊,一锅洋芋刹时间被一抢而光,晚一步的只能等下一锅了,高兴得摊主大嫂直说我们是好人。
由于抵挡不住压力,最后以广东团导游小伙儿自出800元另租大巴回喀的结果终结了争吵,车子带着一批空位返回喀纳斯。630元所谓的一日游,就这样来去匆匆的结束了,本来充满神秘感的小村白哈巴也显得那么平淡无奇。看过网友贴在网上的白哈巴的照片,或晨雾、或夕阳、或秋日金黄的落叶,那种至美的艺境,并不是短短几个小时的一日游所能感受到的。而目前的条件就是这样:从哈巴河到白哈巴路况差、费用高,而且一般司机不愿走,喀-白公路被喀纳斯景区买断,社会车辆不能从喀纳斯进入白哈巴,在喀纳斯景区也很难找到除一日游之外的其它车辆去白,所以一日游也是无奈的选择。吃烤串时同哈族小伙儿聊了几句,得知目前的状况令他们也很难过,因为每天只有二、三辆一日游车来村里,且停留时间很短,他们的生意很难做,村中的旅馆更是惨淡经营,村民们都盼望尽快修通到哈巴河的公路,以摆脱喀纳斯的“统治”,但愿这个愿望不久的将来能够实现。
回宾馆休息了一会儿,再次来到湖边,尝试一下神气的游艇(100元)。游艇航行的方向正好与漂流相反,向北也就是湖中心航行,在浪花飞溅的水面上眺望两岸及边境雪山,不一样的景致。喀纳斯湖的六道湾各有特点,听船上的导游讲解说四道湾以后更加精彩,可惜游艇到三道湾便折返了。
回到山庄已是黄昏时分,复制昨天的菜谱在餐厅订了餐,坐在小广场的休闲椅上度过喀纳斯最后一晚的悠闲时光。一家人围在圆桌边,翻看今天的照片,轻风拂面,好享受的傍晚……
8月22日又度过了一个寒冷而温馨的夜晚,早晨6:30被闹钟叫醒 — 今天一定要去看到神仙湾晨雾!LP、儿子还赖在床上,我一个人独行。天空还是灰蒙蒙的,大地还未醒来,沿寂静的小路到达停车场,此时那里已聚集了一些游人,其中一部分还穿着租来的军大衣,大巴车里的温度计显示现在是零下4度。昨天下午问过早上第一班车是7:00,可已过7:10仍不见司机的影子,又过了10分钟,有车发往总库,因担心时间不够,决定上车先到总库再换车去神仙湾。又磨蹭了一会儿终于发车了,到总库时已是艳阳当空。8:00整,时间应该还来得及,急忙找到去贾登峪的大巴。调度和司机坐在大巴上聊天,问了下发车时间,被告知再等一会儿,说来也是,此时除我之外,竟没有一个去贾登峪的游客,人家怎么发车呢?只好站在那里傻傻等待。8:10,车上几位仍在聊天,丝毫没有发车迹象,这时我真的沉不住气了,要知道神仙湾太阳一旦出来,雾就散了,一早上的辛苦将付之东流,更为关键的上之后也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于是顾不上许多,直接找调度理论。调度大哥听说我去看晨雾,很不以为然,轻描淡写说了一句:不会耽误,肯定能看到。怎么肯定,再这么耽误下去,肯定就看不到了。也许在他看来,晨雾每天都有,司空见惯,没什么好看的,但这对于任何一个慕名而至的游客来说,意义绝对是不一样的,于是继续跟他软磨硬泡,解释说我大老远从北京来,一早又6点多起床,早饭都没吃,千辛万苦来看晨雾,错过了有多遗憾云云,没想到我的情真意切打动了调度,奇迹发生了:调度竟专门派了一辆大巴送我过去,感动得我恨不能过去拥抱他,尽管他是男的。载着我一个人的大巴终于出发了,到达下一站蓝湖餐厅时,那里已有数十人等候上车。旁边座位坐上一对来自哈尔滨的老两口,也是看晨雾去的,听了我的经历直说好险,若不是因我而发的这辆车,他们也肯定错过了。
车子沿喀纳斯河向贾登峪方向驶去,因河流位于两山之间的河谷地带,太阳因山势的遮挡还未露面。在车上如坐针毡,祷告晨雾千万要等我啊。过了鸭泽湖,离神仙湾越来越近,远远看到如一条洁白丝巾般的薄雾挂在水面的上空,似梦幻一般,那就是著名的喀纳斯晨雾!与通常城市中的雾气弥漫所不同,喀纳斯晨雾奇就奇在有形,沿河流上空,蜿蜒数百米,轮廓分明;城市中的雾灰蒙蒙的,而喀纳斯晨雾洁白如雪,犹如仙境,使人有一种欲进到雾中一探其究竟的向往,难怪称此地为神仙湾,感叹世间竟有如此美景!
车子到站,急忙下车沿栈道狂奔到岸边,但稍晚了一些,白丝巾已向河的上游漂去。再沿公路向上游追逐晨雾,用相机,更多地是用心留住那稍纵即逝的美丽瞬间,直到白丝巾化作清风消失在空中。这时太阳已从山后露出笑脸,漫步走回神仙湾,呼吸着超清新的空气,慢慢地欣赏刚刚苏醒的神仙湾。一匹白马在河边草地上悠闲地吃草,不失时机地把它连同美景摄入相机中。

(喀纳斯晨雾 和 神仙湾)
坐下班车来到第二湾 — 月亮湾,河流在此走了个S形的弯,形似月牙,此湾因此而得名。因水下植物的不同,河水竟沿曲线的走势分为两种颜色,一半靛蓝,一半墨绿,妙不可言。更奇的是河中心有两个酷似人脚印的小岛,当地人称“大脚印”,传说那是成吉思汗当年西征路过此处留下的脚印,估计那尺码有4200#.。再换车到达第三湾 — 卧龙湾,水面陡然变得宽阔,中间的小岛形似一条卧龙,又是一幅美景。

(月亮湾)
艳阳当空,心情无比舒畅,为一幅幅的美景及自己的运气而欢呼。LP打电话催着回去,赶紧坐车回山庄与她们汇合,退房结账,离开了喀纳斯。
小结:在喀纳斯的主要花费:
·布尔津-喀纳斯包车160元
·喀纳斯门票130元x2.8,区间车80 x2.8
·漂流200元x2 游艇 100元x2.5
·观鱼亭区间车 40元 x3
·白哈巴一日游150元 x3 +门票60元 x2.6
·建苑山庄 450元 x2
·总计:3024元
带来的钞票厚度在迅速地减少,在喀纳斯花钱真有点像流水一样。
写于 200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