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国之大宝也。”早在2000多年前,四川地区便开始开凿大口盐井,其开创者是战国时期秦国镇守四川的行政长官李冰。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故事闻名遐迩,他用凿井方式寻找埋藏在地下盐卤资源的创举却鲜为人知。2000多年前,当李冰来到成都出任蜀郡郡守时,秦国正在三峡地区与楚国展开残酷的争夺战。在那个年代,中国南方内陆地区发现的天然盐资源极其稀少珍贵。李冰出生在山西运城,对于家乡的特产和开采技术非常熟悉,于是在广都县(现成都双流华阳境内)用农用工具人工挖掘了四川境内的第一口大口盐井。由于李冰的贡献,成都平原不仅变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长期缺盐的历史也从此改观。到了汉代,成都平原上陆续开凿出很多盐井,盐业成为支柱产业。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盐工在总结大口盐井开凿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了冲击式顿钻凿井技术,在四川凿出了一种新型的小口径盐井——卓筒井。卓筒井的发明者是谁,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据了解,凿井时很像古代的舂米,所不同的是,它的锥头下吊着一种特殊的圆锉,里面有一把直刃,被称作圜忍。圆锉的直径与楠竹相当,因此盐井的井孔呈圆形。钻井时工人两组人先同时踩上踏板,将圆锉提升起;再同时跳离踏板,圆锉靠自身重量向下冲击,反复冲击,击碎岩石,再向井里灌水形成泥浆。这种钻井方式叫做冲击式顿钻法。这是一项很危险的工作,稍不注意就要打折胳膊打断腿,因此礁工每跳一次,盐老板就会给一个铜板,也叫“脚幺红”。
由于井孔很小,加上金属锉刀的顽强锉进,卓筒井往往能钻透较深的岩石地层,找到更加优质的卤水,这是李冰时代的大口盐井所远远不及的。清朝中后期,自贡地区运用深钻汲制技艺已相当成熟,开凿盐井多达1.3万余口。直到今天,自贡现存的18架天车下有6口盐井仍然在使用这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