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又一次站在了世界最高点的事实,无疑给继续与病魔作艰苦斗争的人们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仔细想来,登珠峰与战非典这两者蕴含着许多共同的道理
正当全国人民群防群控抗击非典并取得明显成效的时候,从世界最高峰又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登山队成功地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中国人又一次站在世界的最高点,再一次展示了人类的坚强意志和光辉业绩。这无疑给继续与病魔作艰苦斗争的人们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登珠峰与战非典看似两回事,但仔细想来,这两者蕴含着许多共同的道理。
——两者都同样需要勇气与信心。虽然面前是千仞冰崖,背后是万丈深渊,但登山队员以信念作杖,意志为梯,向恶劣的自然条件宣战,向人类自身的极限挑战。他们身上洋溢着英雄主义气概、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大无畏精神,诠释着人类的伟力。正如英国著名登山家马洛里所说,“因为山在那里”———如果裹足不前,人类就永远只能望山兴叹。抗击非典同样需要勇气与毅力、信心与决心,不是人类消灭它,就是它吞噬人类,这喻示着人类前进史上的每一步,都将是人类伟力的展示。
——两者都是用科学精神解决自然问题的有益实践。探索自然规律、掌握规律,必先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科学方法,盲目蛮干是不尊重规律、不依靠科学的表现,最终有可能失足跌入大自然的冰谷,或者被雪崩飓风所吞噬。5月15日,中国登山队A组队员由于突遇大风,为了保存实力不得不从海拔7028米的地方下撤到6500米营地,退是为了更好地进,这就是明智的选择、理性思考的结果、科学精神的体现。登山运动需要讲求科学,战非典更需要尊重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探求未知世界最好的武器是知识,战胜困难的最有效的工具是科学。科学精神、理性思维、科学方法、有效信息、先进技术装备都是我们战胜非典的法宝。也只有倡导科学观,消除愚昧,警惕谣言传播、妖言惑众,才能防止封建迷信沉渣泛起扰乱社会。
——两者都是对人类心理素质的大考验、大检阅。人类的攀登史实际上是一部失败史,总是以极少数人的成功多数人的失败甚至牺牲而告终。这就需要登山队员具有非凡的心理素质,经得起成功,也经得起失败,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要有沉着面对灾害、应对危机的心理准备。同样,我们在战非典的过程中,既要高度警惕,又不惊慌失措;既情绪放松,又不掉以轻心;既紧急行动,又沉着冷静。面对灾难,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社会都不能失态。综观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遭受过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和灾害,只有在同困难和灾害的斗争中,国民素质才得到提高,民族心理才得以增强。一些世界古代文明的失落与毁灭,与自然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探索、掌握和利用,人类减灾、抗灾的能力不断增强,越是面临大灾大难,越是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历史事实证明,一个没有强健心理的民族是难以传承文明的脆弱的民族,一个在困难面前失去斗志的国家是很难自强自立的国家。登珠峰与战非典的经验提醒我们,要加强对全民的危机意识教育,夯实面对灾难迎接挑战的心理基础,才能增强我们防范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两者再一次奏响团结就是力量的凯歌。最后登上顶峰饱览风光的只能是那么几个人,其实他们站在峰顶的同时,也站在众多志愿者组成的金字塔的塔尖,因为他们的背后,还有许多营地后援人员,他们承担着指挥、向导、救援、医疗、通讯、物资运输、气象测报等任务,很多人连电视镜头都上不了,但是他们为了前方队员的冲刺,甘愿默默地奉献。没有了他们,就没有了生命线。当广东疫情出现时,全国人民关心、牵挂;当北京疫情严重时,全国支援首都;当华北地区疫情有上升趋势时,全国各地的物资、捐款、医务人员、技术装备又紧急驰援;刚从疫情中松了一口气的北京,又向有疫情的兄弟省区伸出援助之手。一时间,神州大地,古风浩荡,出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友爱、共赴时艰的感人场面,沂蒙颂歌、龙江风格、雷锋精神一次次地拂遍我们古老的国度。中华民族的成长史表明,越是艰难困苦、危机当头,中华民族越是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从而爆发出巨大的战斗力。这正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宝贵精神财富。———两者都审视了我们面对牺牲的态度。克服困难肯定要付出代价,灾害肯定会造成损失,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不作无谓的牺牲,但当牺牲难以避免时,我们宁可决一死战,决不能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也不能害怕退缩坐以待毙,更不能损人利己苟且偷生!登山队员们知道有高空寒风、缺氧、雪崩、冰崖等恶劣条件,知道有牺牲,知道曾有200多位勇士的身躯永远与珠峰同在,但他们的态度首先是不怕牺牲。当一个无辜的生命被非典夺走,当代价一天天地加大,在明知道上阵就可能倒下的情况下,一大批白衣战士没有畏惧牺牲,而是把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牺牲精神!他们同登上峰顶的队员一样,同样是勇士!
所不同的是,登珠峰是主动挑战,战非典是被动应战,但越是被动越需要争取主动,主动用攀登精神武装自己,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在战非典的关键时刻,中国登山队员成功登顶,这不仅仅是一种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