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3年5月,中国业余登山队以重登珠峰的方式纪念人类成功登顶珠峰50周年!同时,中央电视台连续七天的实况转播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将高山攀登运动呈现在普通人的面前。此情此景,媒体炒作嫌疑有之,商业作秀嫌疑也有之。就以上话题,新浪专访了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研究员、首次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队长、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先生。
李栓科先生在新浪网
新浪观察:现在有一种说法,攀登珠峰就意味着征服珠峰。对此,您怎么评价?
李:我非常不喜欢这种说法。从哲学道理上来讲,它违背逻辑。人是属于自然的,怎么能妄言征服?比如伦理学上的排辈,儿子怎么能超过老子?这种话语是典型的文革话语。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探险的这么多年的经历告诉我们,必须要尊重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新浪观察:很多媒体都惊呼这次登顶是人类的又一次壮举。
李:说白了就是一次商业炒作,不值得更多的人关注。那么多商业机构的参与,不是炒作是什么呢?我觉得在这次纪念中最核心的是要把一些事情说清楚。比如到底是谁最先登上珠峰。根据最新出版的《时代周刊》等国外的杂志,资料证明,是夏尔巴人实现的,而不是英国人。只不过是夏尔巴人登顶后一直在等待英国人,并施以援手。等到英国人登顶后,为了保证他的利益,逼迫夏尔巴人下去。遗憾的是,国内的报纸杂志对此好像还没有什么关注。纪念有多种方式,但是历史要纪录。一定要还人类历史的真实面目,是媒介首要应该关注的。
新浪观察:据相关报道,珠峰保护区管理局辖区3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31个香港。每年从珠峰清理的登山垃圾,能装运五、六辆大卡车,而处理这些垃圾的焚烧厂,因资金短缺还尚未上马。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李:说白了,很多人攀登珠峰是因为荣誉的问题。登山是为了荣誉,从古到今,各方面都莫不如此。这个过程中,相应地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垃圾问题。若干年后,当人类再次登顶的时候必然要后悔今日的作为。当然,当人攀登上珠峰的时候,已经精疲力尽,很难再有精力处理垃圾。但是,这绝对不能成为借口。在南极探险的过程中,有一种做法很好,如果一个国家的探险队无法完成处理垃圾的任务,就绝对不被允许去探险。这背后是一种各国都能接受的法规。作为人类的第五级,我呼唤相应的法规出台。按照惯例,如果无法完成处理垃圾的任务就不要上去。折实第一要务。
新浪观察:很多人将攀登珠峰与抗击非典挂钩,您怎么看?
李:困难的时候需要一种精神。但是这种精神与商业活动没有关系。像又是赞助,又是商业巨头参与,又是直播。还神圣吗?我看不了。
新浪观察:您怎么看待有这么多业余的人从事此次攀登?
李:业余的运动员未必不能攀登珠峰。但是一定要铭记,匹夫之勇、良好的体力未必能代替专业精神。最重要的是是否要遵从自然规律,什么地方可以攀登,什么时间要避免攀登,一定要了然于心,否则就是致命的。这样的悲剧曾经发生过。
新浪观察:这次电视直播似乎也成为一个亮点。您对电视直播珠峰有什么看法?
李:为什么这次攀登没有引起足够的反响呢,很多专业人士反应平平,就是因为它是一种商业炒作。这是一个没有悬念的直播,在一个坡度相对叫缓的坡度上完成一次攀登,很多人的勇气是值得赞扬的,但是的确没有悬念。它不是对未知的事情的一个直播。山不在高度,在于结构等等。此次直播的问题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