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灰色便装军服的出现,宣告军服告别了传统的浪漫主义。
2.闪亮的军服头盔在近身战斗中具有恫吓敌人的效果。
3.穿上帅气的军服是无数年轻人参军的目的之一。
4.18世纪中叶,欧洲军服的发展已蔚为大观。
精神力量之源
军人穿上军装,就表明他已经具备了完美的形体、巨大的体力和足够的勇气。倘若可以说军人是由军装创造的话,那么军装无疑具备一种神秘的催眠功效,将男人的内心世界催生出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
美国作家Ernest Hemingway在其作品《Across the river and into the Trees》 (《过河入林》)中为我们塑造出了坎特威尔上校这一硬汉印象,书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对意大利上层阶级的夫妇嗅了嗅坎特威尔上校的军装,这一举动便惹恼了上校,“坎特威尔上校微微地敬了个军礼,用意大利语说道:‘真对不起,我穿着军装。但这是制服,不是便服。’”上校的话所隐含的意思是,军装虽然也是由布料制成的,但显然其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这一点在其他地方也有诸多体现,英国皇家卫队的红色军装及高耸的熊皮帽已经成为了英国皇室不可动摇的象征,即便面对全世界的舆论压力也要沿用到底。而漫画中为保卫雅典娜而生的圣斗士,正是因为身着圣衣这一虚拟世界中的军装,才能不断催生出内心世界无比强大的小宇宙。
在历史中随波逐流
军服在将男人体型塑造到了极致之后,便渐渐从凶残的作战服装的功能中剥离出来,悄悄开始了时装化的进程。从18世纪极尽奢华的骑兵制服到20世纪横空出世的迷彩装,军装元素总是能最快速度成为男人的时尚制服。
荣耀的象征
早在19世纪,军装便隐约出现了成为男装设计元素的趋势,在当时讨论男人形象的书中写道:“不管一个人本来形体如何,譬如那种上身长、下身短的梨形身材,裁缝都能用服饰使他变为身材修长、肌肉发达、十分性感的形体。”在不断构筑完美的男性形体的同时,军服也渐渐形成了一种夸耀的风气。在二战时,意大利的军服保留了古典的华丽美感,他们在钢盔上插上高耸的羽饰,并在行进时要求身体奋力前倾。而在俄罗斯军服中,攀比之风用大小不同的彩色条纹和星星以及鸭舌帽来表示,特大的鸭舌帽犹如垃圾桶盖一般大小。
当然也有人将这种夸耀的风气转化为功能性。巴顿将军对镀金纽扣和夸张醒目的头盔钟爱过度,但这并不是出于炫耀。他曾对下属说:“军官以榜样和声音来树立自己的权威。他们必须在勇气、行为和服饰等方面显得卓越。”并强调,“一件别致的用品,就会维持士兵的士气。”而这件别致的服饰用品,正是巴顿的象牙手枪。他对这一饰品有着独特的认识,认为“佩戴这只手枪只是为了戏剧效果的需要”,而正是这种戏剧效果,注册商标一样贴满了欧洲战场每一个关键的时刻和角落。当时的战地记者描写道:“当士兵们看到吉普车后座上那个佩戴着象牙手枪的身影时,他们就会发出欢呼声,传遍整条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