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创业就业平台 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潮

王朝互联网·作者佚名  2010-03-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2009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已达到1100万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形势严峻。然而,随着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开展系列就业服务活动等措施,促进了就业的基本稳定。“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近年来,促进创业就业工作始终作为一项事关民生和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受到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均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为青年创业就业搭建了宽阔平台。

公益培训“授之以渔”促就业

2009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工商联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项计划旨在提高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丰富工作经验,增强市场就业竞争力;同时拓展和规范一批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进一步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

《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当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见习任务需要,选择一批管理规范、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能持续提供一定数量见习岗位的企事业单位作为见习单位;组织一批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做好毕业生见习期间的管理指导工作,提供各项见习服务,促其提高能力尽快实现就业。同时,根据这份计划,我国将在3年内组织100万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

几年来,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就一直是公益培训的践行者。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适用人才难问题,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于2008年启动校企联动人才培养项目,为大学生提供进入中关村软件企业进行8个月带薪顶岗实习的机会,为中关村软件企业提供行业担保实习生。通过职业素质培训、职前教育帮助大学生了解招聘企业的需求,找准工作定位,树立责任心、敬业心和感恩心;通过岗位技能培训、产业定制培养帮助大学生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实际技能,提升面试通过率;帮助大学生度过“态度关、信用关、价值关、融通关”就业四关,弥补大学生“德”和“才”方面的不足。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頁/共4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